办实事 暖民心 宿州在行动|点缀留守儿童七彩童年
“我们都见过烟花,非常好看,对不对?”“来,看老师,像这样用不同颜色的油画棒画曲线,是不是就组成了一朵美丽的烟花?”近日,灵璧县大庙镇团委“心灵唤醒”活动室内,10余名留守儿童在志愿者教师精心指导下,纷纷拿起油画棒和水粉笔,创作属于自己的绚烂烟花。
创作过程充满了欢乐与畅想,孩子们充分开动脑筋,一边聚精会神地听,一边专心致志地画,并不时与老师互动交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创作,一幅幅五颜六色、奇思妙想的作品新鲜“出炉”。“老师,快看,我画的烟花好看吧?”“这位小朋友画得真棒。”“我要把这幅画带回家,挂在房间里,陪伴我学习。”完成绘画后,小朋友们纷纷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天真活泼的笑声充盈着整间教室。
“这是我过得最开心、最充实的暑假。”今年9岁的赵沐萱表示,“不仅认识了许多新朋友,还跟着老师们学到了许多知识。”
现场除了授课老师,还有一个穿着红马甲的身影,忙前忙后地拍摄照片、维持秩序、收拾“残局”等,他就是该镇团委书记朱运运。“今天这堂课是我们关爱留守儿童“心灵唤醒”志愿服务项目的暑期第六课《绽放的烟花》。”他说,这个项目共吸纳志愿者35人,主要有政府工作人员、乡村团支部书记、教师等,大家轮流组织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温馨、快乐的成长环境。
活动的开展缘由要追溯到去年年底,当时朱运运在大庙镇王海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发现许多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带着长大,不够活泼,害怕与人接触。看着孩子们小大人似的模样,朱运运有些心疼:“童年应该有‘童’样、有童真、有童趣,我必须要做点什么,让这些孩子们活泼些、快乐些。”
哪些留守儿童需要得到照顾,志愿者去哪找,安全问题怎么保障?……虽然重重困难,但朱运运没有退缩,他细致排查留守儿童实际情况,以培训机构为活动阵地,制作志愿服务项目方案,并得到团县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自今年2月份开始,大庙镇关爱留守儿童“心灵唤醒”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累计开展心理辅导、手工制作、科普知识宣传等各类活动16期,先后陪伴80余名留守儿童。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整合更多优质资源,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留守儿童的童年更加丰富多彩。”朱运运表示。 记者 沈前程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