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地膜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近年来,我市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部署,以宿马园区塑料产业园区为抓手,不等不靠,先推先试,深入推进“白色污染”综合治理,积极推动实施可降解生态地膜示范推广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共推广95.88万亩,涉及4.5万余户,有效治理了农田“白色污染”。
我市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可降解生态地膜示范推广。在项目服务上,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成立加快生态塑料产业发展服务小组,建立协同推进、资金投入、监督管理、宣传推广等机制。在政策保障上,出台《关于推进农业地膜等领域生态塑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等文件,制定政府补贴、政府集中采购、市场宣传推广等扶持政策,将生态塑料产业纳入产业专项发展规划,扶持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引领全省残膜污染治理的亮点和样板。在资金支持上,累计投入近1.7亿元(不含利息),支持项目推广应用。在产品普及上,创新“产品+农户”“产品+合作社”“产品+市场”等模式,四年已累计推广95.88万亩,涉及4.5万余户,基本涵盖主要经济作物。
我市一方面制定产业规划、大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制定产业技术标准、提高产品竞争优势、实施农业重点领域推广、逐步扩大新产品推广范围、开展技术推广宣传服务等八个方面发展目标,制定各部门工作任务,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积极落实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技术培训,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进行可降解生态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培训,建设示范推广比对试验点。同时,由市农业农村、环保、财政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和《可降解生态地膜新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333工程”,即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连续3年每年建设30万亩可降解地膜新产品示范区。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普遍反映,可降解地膜保墒增温防草效果好,能有效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增幅达10%以上,年增效益2.5亿元;降解效果好,不需捡拾,年节省人工成本4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品质好,农民收益增加;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记者 杨雪)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