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基地三节点两支撑” 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根基
安徽日报记者 何雪峰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立足安徽发展历史方位、时代坐标和战略定位,响亮提出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明确了锚定‘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的发展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宿州市委书记杨军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市将按照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产业布局,以全力推进“三基地三节点两支撑”建设为战略抓手,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
“我市正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预制菜、光伏能源‘三大基地’,加快构筑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优势。”杨军说。宿州市抢抓全省汽车产业发展大势,依托灵璧机械制造、泗县汽车零部件等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集聚汽车零部件制造及配套企业93家,成立皖北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依托农业资源优势,抢占乡村产业新赛道,大力发展徽派预制菜,已集聚预制菜企业120余家、产业规模超百亿元。抢抓风口,加快打造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已落地建设清电光伏、顺风光电、泉为绿能等重点项目,光伏能源产业起势发力。
下一步,宿州市将用足用好支持汽车零部件产业向皖北地区延伸布局的政策机遇,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后市场服务优化等8项重点行动,积极对接整车制造企业以及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找准关键环节、加快“卡位入链”,着力打造一批汽车细分领域的“配套专家”。深入实施百万头肉牛、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等六大行动,积极培育一批预制菜龙头企业,打通原料生产、开发设计、市场推广、产品销售、冷链储藏全产业链条,切实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继续加大光伏和储能等重点产业的招引力度,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提升集聚规模,大力发展壮大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焊带等光伏制造业,加快构建区域集聚、优势互补、配套协同的光伏产业发展格局。
构筑具有竞争力的算力、物流、文旅度假“三大节点”,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是宿州市的重点发展方向。宿州市将进一步完善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抓好中国互联网大会智能算力高端对话成果落地,加快蔻享超算中心、淮海智算中心、算力互联智算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高水平算力中心。以争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继续加密路网,打通“断头航道”,持续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加快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实施旅游新高地建设、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旅游能级提升、旅游消费促进、旅游品牌传播、旅游服务升级等“六大”工程,加快旅游与赛事、研学、民宿、康养、美食等深度融合,推出更多高端文旅IP,形成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的旅游目的地节点城市。
夯实具有带动力的人才、龙头企业“两大支撑”,打造引才汇智、招大引强的“强磁场”,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宿州市将以天下英才“留宿”为目标,建强用好人才驿站、人才协会、人才集团、人才基金,成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建立更具吸引力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机制,推动人才数量持续扩大、质量稳步提升,加快构建具有宿州特色的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大力实施龙头企业战略,坚持“对外招引+本土培育”双向发力,加快行业龙头企业招大引强,注重从现有规上企业、科技型企业和近年来竣工投产的重大项目中,遴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加大重点扶持力度,推动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配套产业铺天盖地的产业集群。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也是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杨军表示,宿州市将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持续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加快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七个强省”贡献更多宿州力量。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