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下田来“把脉” 头顶热浪护粮安
日前,在埇桥区桃沟镇种粮大户马鹏的种植基地,一株株玉米挺拔整齐、迎风摇曳,周围的大豆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两者复合种植、参差交错,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你这块地种植的玉米正处于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生长发育和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做好南方锈病、玉米螟、斜纹夜蛾等病虫害防治,还要及时补充叶面肥料,为接下来玉米‘花期同遇’、授粉、灌浆等打下良好基础。”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博一边认真查看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害发生情况,一边手把手地指导马鹏做好带状复合种植田间管理。
今年是马鹏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一年。“去年看别人复合种植收成不错,今年我尝试种植200多亩。没想到前段时间突发强降雨、大风天气,玉米出现大面积倒伏。”马鹏告诉记者,种地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么严重的倒伏现象,且倒伏的玉米压盖在大豆上,影响了大豆生长。
原先,有事没事马鹏都要到地里走一走,看一看带状复合种植的农作物长势。玉米倒伏现象出现后,他不敢去地里,很怕见辛苦几个月换来的是“辛酸泪”。“幸好农技专家及时来指导,通过撒施叶面肥、水溶肥等补救措施,大约过了4天,倒伏的玉米近九成都恢复原状。”马鹏表示,农技专家的到来,不仅让玉米“重焕生机”,也让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王博告诉记者,夏种以来,全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强化秋粮作物病虫害监测防范,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户科学生产,推动田间管理关键技术落地见效。同时,开设“田间课堂”,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种植大户现场“上课”,围绕科学种植、田间管理、施肥技术等内容答疑解惑,确保秋粮稳产丰收。
“现阶段,玉米、大豆都逐步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我们结合作物的播种及生长情况,科学研判病虫害发生趋势,已经将防治措施编成短信发送到每位种植户的手机上。”王博表示,接下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将及时调配植保无人机,积极开展防治指导服务,预计一周内会对全镇5.84万亩秋粮作物全部防治一遍。 记者 彭序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