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暖流溢满宿州
免费理发、健康义诊、补衣修鞋……走在宿州市的大街小巷、乡间地头,经常可以看到志愿者服务群众的身影。
志愿服务,彰显文明。近年来,依托全市14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我市积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广泛开展有深度、有温度的志愿服务活动,据市文明办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市共开展送健康、送温暖、送安全、送文明、送新风等志愿服务活动2万余场次。
市文明办“邻里集市”在埇桥区东关街道大泽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刘宁刚 摄
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这个荣誉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肯定,更多的是激励和鞭策。我将继续努力,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行动中来。”8月1日,刚刚获得“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的萧县退役军人王迪对记者说。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宿州市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选活动。通过发动基层群众、层层筛选,深入发掘志愿服务先进事迹,并分成个人、组织、项目、社区四个类别,逐级向上推报。截至目前,全市已经选树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9例、安徽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86例、市级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358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的事迹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后,引导更多的市民跟着学、照着做,形成了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浓厚社会氛围。
“我做志愿者已经有5个年头了,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收获了内心的愉悦和满足。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爱的暖流溢满宿州!”志愿者刘海歌说。
品牌项目越来越多
“不卖商品送服务,这个‘集市’真不赖!你看看,咱老百姓平时生活中需要的理发、修鞋、补衣
服等,这里都有呢!真是做到了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8月6日,埇桥区东关街道北苑社区的居民陈大妈高兴地对记者说。
当天,市文明办组织开展的“邻里集市”志愿服务项目走进北苑社区,开展了义诊、拍摄全家福、修理小家电等志愿服务活动。据了解,“邻里集市”志愿服务项目自2021年4月实施以来,逐渐成为深受我市城乡群众喜爱的志愿服务品牌。
近年来,我市持续打造各类志愿服务品牌,以项目化促进专业化。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影响力大、群众认可度高的志愿服务品牌越来越多。比如埇桥区东关街道大泽社区的“四点半课堂”项目,帮助居民解决了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难题;泗县的“幸福家庭心理微课堂”项目,发挥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的专业优势,为促进家庭和睦贡献力量;砀山县的“守护光明 为爱筑梦”项目,已经为1000余名留守儿童送去了关爱;灵璧县的“红十益学”项目,重点向中小学生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萧县的“农村十分钟应急救援园”项目,实现村级救援网格化,先后开展公益寻人、火灾救援等活动,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500万元。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现在不少人形成了一个共识:有时间就做志愿者,有困难就找志愿者。就拿我个人来说吧,有时间就去附近的养老院,帮老人洗头理发、修剪指甲。自己有需要的时候,也会找志愿者帮忙修鞋、量血压等。”家住埇桥区三八街道迎宾社区的志愿者陈玲说。
目前,全市已建成145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市民不仅可以在家门口接受志愿服务,也可以就近做志愿者,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今年2月份,市文明办建成“宿州市志愿者之家”,配备电脑8台,搭建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孵化平台,汇聚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同时,充分发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作用,帮助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解决在开展项目和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今年上半年,我市先后举行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双月座谈会、项目推进会、业务培训会等,组织开展2023年宿州市志愿者大会暨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36个志愿服务组织近200名志愿者参与,现场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线上直播参与群众约4万人次。
如今的宿州,景区有文明旅游志愿者,路口有交通劝导志愿者,小区有垃圾分类志愿者等等,志愿服务已经蔚然成风。 记者 王云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