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擦亮文明底色 提升幸福指数
一湾河水穿城过,两岸风光入画来。泗县作为因运河而生,又因运河而兴的皖北小城,从成功跻身省级文明城市,到顺利拿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始终坚持暖心创城和数字化创城并举,让古运河畔的城市再次绽放新的风姿。
“现在上厕所真方便,里面环境也好,都是全自动水冲式,一点异味都没有,每天还有专人管护,政府就是处处为咱老百姓着想!”提起广场上新建的免费公厕,家住东城美郡小区的王大姐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自己每天傍晚都会到小区附近的府前广场跑步锻炼,以前上厕所都要跑回家,一来一回耽误了不少锻炼时间。现在方便多了,再也不用为找不到厕所发愁了!”
公共厕所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城市文明的“标尺”。周末逛街、公园遛弯、出门办事找不到厕所的经历曾经成为不少市民“说不出的尴尬”。
老百姓的“急难”事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服务民生的发力点,怎么能让群众“方便”之事更加方便?今年以来,泗县加快免费公厕建设力度,让72座文明公厕在城区多处“安家”。泗县环卫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市民有更好的如厕体验,每一个公厕都有一个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厕所的日常保洁和设备维护等工作,并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制,在方便市民的同时提升了城市文明。
在泗县,24小时免费开放的不只有公厕。近年来,泗县城区新改扩建的各类停车场,给市民带来越来越舒心的停车体验。在泗县中央公园停车场,车位之间间隔栽种的灌木、松树等植物长势茂盛,不远处流水潺潺,让市民在停车时获得“生态美”的视听享受。“每次走到这里都眼前一亮,不仅停车方便,环境看着也整洁美观多了,真是不错。”市民李女士连连为这座生态停车场点赞。
文明创城,环卫先行。泗县的城市“美容师”们,天未亮,就用自己的“战车”和扫帚开启了城区道路的“美颜”模式。泗县环卫处负责人孙旭介绍,该县推行城市保洁“路长制”,城市主次干道、重点街区路面保洁和路灯杆、商户门前、背街小巷小广告清理都是路长的职责范围。
该县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创建大走访活动,相关单位和部门把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上,通过打造群众眼中的一个个“小确幸”,提升老百姓生活中满满的幸福感。
泗县组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云智慧’指挥中心”,将公安、城管、市场监管、房管等相关单位的交通指挥系统、城市管理系统、小区安全系统统一接入指挥中心,推动数据共享、业务融合,实现跨领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与此同时,泗县通过开发“水润度”手机小程序和建立测评样本点动态管理平台,让大数据成为创城新帮手,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插上智慧的“翅膀”。
“城市颜值有了蝶变、城市管理凸显人情味、城市不断树立民生口碑,在创建的路上,我们不断实现着一个个的小目标。”该县创建办主要负责人表示,泗县全体创城人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文明指数,用文明指数助力幸福指数,一步接着一步走、一锤接着一锤敲,向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坚定迈进,让文明成为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单珊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