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农产品上行看砀山
开栏的话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日,本报组织记者深入基层调研采访,挖掘各县区、市管园区因地制宜、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即日起,本报开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专栏,陆续报道各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龙润堂公司的电商主播在直播销售砀山优质农产品和加工品。 特约摄影 李艳龙
2022年,砀山县电商交易额66亿元,电商及相关从业人员10余万人,全县13个乡镇中8个乡镇获评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一系列的数据,展现了砀山电商产业十年来“爆发式”“井喷式”的发展成果,同时形成了业内人士普遍的共识——农产品上行看砀山。砀山县,已然成为业界无形的“风向标”。
近年来,砀山县依托丰富的果品资源优势,抢抓“互联网+”战略机遇,探索出一条政府积极作为、草根踊跃创业、企业自觉转型的农产品“上行”电商之路。目前,全县拥有注册电商企业3100余家、农产品电商品牌2100多个、网店和微商近6万家,形成了全域、全民、全品类、全渠道、全产业链的电商发展新格局。
记者近日深入砀山城乡,感受这个电商大县在农产品上行路上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成长故事。
生花:从“沿路叫卖”到“云端热卖”
砀山,位于安徽最北部、黄淮地区中部,皖、苏、鲁、豫四省交界,境内有近百里的黄河故道。平坦的地势、细腻疏松的黄砂土和中原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适宜酥梨、黄桃、油桃等水果质优生长,也造就了砀山人坚韧不屈、创新求变的精神品质。
据县长秦晓明介绍,砀山坐拥世界最大的连片果园,现有水果种植面积70余万亩,年总产量约170万吨。其中,砀山梨的栽种面积50万亩,占全县全年水果产量的一半以上。因此,砀山也被誉为“世界梨都”“中国酥梨之乡”。
然而,高产量并不意味着高收益。“以前果农都是‘单打独斗’,谁家酥梨成熟了就拉到镇上、县城里沿路叫卖。由于酥梨不易保鲜,成熟期集中,如何将酥梨卖出去、卖上价,成为全县果农最头疼的问题。”县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聂世峰说。
直到2012年,微信作为社交软件被大众广泛使用。这时,坚韧豪爽、敢闯敢拼的砀山人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迈出了农产品上行的第一步——社交电商。
“90后”小伙儿陈开森是较早参与社交电商的商户。“我的老家是良梨镇,因盛产好梨而得名,是著名的‘梨乡’。2014年家乡酥梨大丰收,价格却持续走低。”陈开森告诉记者,看到父母辛苦一年换来的可能都是“泪”,在合肥工作多年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开始,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信息,尝试将酥梨向周围推介,没想到短短半个月,家里的几万斤酥梨很快就销售一空。”尝到“甜头”的陈开森认为,农村电商大有可为。经慎重考虑和市场调研后,他决定辞职回乡创业。经过几年的打拼,陈开森创办了砀山一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注册了“俊汐”“梨礼”两个商标,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酥梨、梨膏、罐头等农产品,成功对接了全国30余个省的县市代理,打通了线上销售渠道。
作为“国字号”企业,砀山邮政公司积极发挥物流快递“生力军”的作用,参与到“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项目中,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为农产品上行开辟“绿色通道”。2022年,该公司物流及自营电商交易额约占全县电商总交易额的10%。
把好友变为客户,把顾客当作朋友。“通过电商平台,老百姓在家就可以线上销售,从而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产品利润、销量、附加值,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秦晓明表示,近年来,砀山县抢抓“互联网+”、数字乡村试点机遇,坚持高位推动、顶层设计,先后出台《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政策》《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方案》《建设村级电商扶贫驿站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对电商平台、人才培育及电商进农村等给予扶持,积极探索农产品上行电商之路,让本地农特产品通过“云端”走向全国各地。
砀山县葛集镇果农在包装早熟梨,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特约摄影 李艳龙
疯涨:从“传统电商”到“直播带货”
7月19日傍晚,在黄河故道旁的梨园内,一场早熟梨的带货直播正火热开播。“现在拍的果子都还长在树上,明天早上现摘现发,后天沪苏浙和省内的朋友们就能收到……”主播汪率真从容面对镜头,与进入直播间的粉丝聊天互动,熟练地介绍早熟梨的口感、价格、品质等。开播仅10分钟,在线人数就达到了上万人。
但在去年7月2日,汪率真第一次直播时,她的账号粉丝数量还是0。
回忆第一次直播时的场景,汪率真还有点难为情:“当时就是一个‘小白’,没有粉丝但依然不敢面对镜头,甚至在直播过程中紧张到不知道说什么。”如今,通过培训学习和不断实践,她已经适应了直播销售的热络场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直播风格,产品介绍也烂熟于心,并拥有了大批“铁粉”。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