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正文

我的“小评论”情结

2023-08-03 10:02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看到《拂晓报》为迎接创刊85周年,举办“我与《拂晓报》”有奖征文活动的启事,早已退休的我,还是有些怦然心动。

仔细算来,自部队转业后,我与《拂晓报》的缘分亦长达30多年。其中不少编辑作为我的良师益友,委实难以忘怀。

当一个作家,是我少时就有的梦想。1976年底从军后,我就开始拿起笔,写军营生活,抒青春热情。最早的作品,应为在连队饭堂朗读的“小评论”。二三百字,趁战友吃饭的工夫一读为快,倒也自得其乐。远未想到,这竟成了我评论写作的起点。

或许就因为这些饭堂评论,当兵第三年,我被抽调到团政治处报道组,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新闻生涯。新闻、通讯、小评论(最早刊登在报纸上的是一篇“一事一议”),多种文体都学习、练笔,其中还写过小小说,刊登在原南京军区《前线文艺》上。后来,写得更多的还是小评论:有感而发,快人快语,篇幅不长,几至一挥而就。或许因写“小评论”见长,20世纪80年代初,即被抽调到原人民前线报社“帮助工作”,主要是编辑“学习与思考”理论专版。

在两年的时间内,一边写稿一边编稿,加之编辑老师的耳提面命,颇有些进步,直到转业回地方。

有一次,看到家乡不少乡村道路损毁严重,不利于发展生产经营,遂写了一篇《要想富修公路》,投寄拂晓报,不久即刊发,遂大受鼓舞。从此耐不住寂寞,重新操笔,开始了业余通讯员的生活。一边写所在单位的新闻,砀山的社会新闻,梨都的名人故事;一边写一些随感、小评论。记得最多的一年,在《拂晓报》用稿93篇,其中大多数即为评论文章,在《安徽日报》采用评论30余篇。其中,连续十年获评宿州市委宣传部、拂晓报社优秀通讯员。

从90年代初转业至今,三十余年,我与《拂晓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情缘,一些编辑更是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时评专版刘芳编辑对我每一篇小评论的刊出,都有一份可赞的功劳。几十年间,这些评论的责任编辑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我认识,见过面;有的未曾面晤,也通过电话;有的则不知道姓啥名谁,但我知道,他们都是十分认真、负责、热忱,有公义和担当的良师益友。

正是由于《拂晓报》给了一块园地,由于那么多编辑作为良师益友的关注与提携,才使我在评论写论中不断提高,有了今天的成绩。这些年间,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大公报》《安徽日报》《拂晓报》等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评论数千篇,至今出版随笔评论集《心灵有约》《师林心语》《师者絮语》(与友人合作);原《杂文报》“杂文名家专版”也曾刊出“刘效仁专版”。不少评论,连年收入最佳杂文年度选本。还有多篇获评安徽新闻奖(报纸副刊类)一等奖……所有这些,都是编辑老师的慧眼识珠、精心选稿和悉心修改的结晶。其中,就有我所敬重的《拂晓报》亦师亦友的编辑们。

□刘效仁

责任编辑:王亚东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