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飘香桃醉人
盛夏时节,又是一年瓜果香。泗县草庙镇通海村洁玲果园里,连栋大棚在骄阳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棚内葡萄藤架上,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坠满枝头,掩映在繁密的绿叶当中,粒粒饱满,如玛瑙般晶莹剔透,散发着醉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种植户李洁玲和工人们,顾不得擦拭从额头密密麻麻滚落至脸颊的汗珠,麻利地忙着采摘、拆袋、修剪、装箱。
眼下正是夏黑葡萄的上市季节,李洁玲每天差不多要用十来个小时“泡”在棚子里。“葡萄皮薄,是‘秀才’货,采摘的时候要轻拿轻放。”李洁玲手举剪子,轻轻地摘下葡萄,进行适当修剪后,在筐里垫上一层葡萄叶,再小心翼翼地放入筐中。从4月的发芽期到7月的采摘季,她和丈夫王广军每天穿梭在葡萄基地里,给葡萄藤修枝施肥,遇到连续多日的晴天时,还得启用喷水装置给葡萄补水。
“俺俩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虽说基地有不少工人,可是自己忙惯了,闲不下来。”2013年,李洁玲夫妇流转20多家农户土地,发展水果种植。考虑到通海村有种植油桃的优势和传统,李洁玲就想着做点和别人不一样的。“别人种油桃,我们就种葡萄和蜜桃。”
定下发展的调子,夫妻俩成立了广军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起早贪黑扑在地里,建棚、栽苗、进行田间管护。如今,整个基地占地280多亩,种植有阳光玫瑰、夏黑、巨峰等不同品种的葡萄和黄金蜜桃。“这些年来,有过收获的喜悦,也有过受灾的经历,一路走过来,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弃。”李洁玲说,自己种植水果有秘诀: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有机肥等,让植物回归最自然的生态状态。
基地的水果因为品质优、口感好,不仅在本地商场超市、菜市场销售,还吸引来自南京、合肥等地的水果商。绿色有机的葡萄在市场上有了口碑,引得不少游客进园采摘。“摘下一颗,尝了一下,真得很甜!”慕名而来的游客周女士赞不绝口。
“赶上风调雨顺的季节,一亩地平均能收入1万多块钱。”李洁玲说,自家富不是富,带着乡亲们一起挣钱,心里才更踏实。基地共带动周边40多人务工就业。“一个月挣上2000来块钱,还不耽误农忙,农忙的时候,就忙自家地里的活,这个工作干得舒心。”脱贫户沈玉兰喜滋滋地说。
在基地南侧,100多亩桃林里,拳头大小的桃子已经微微泛出红晕,显出成熟的迹象,不远处棚中淡绿的阳光玫瑰再过半个月也即将上市。沉浸在一片丰收喜悦中的李洁玲,谈起了自己的规划:“下半年我准备再流转50亩土地,种植莴苣、花菜、芹菜等蔬菜,让基地飘出蔬果香,让日子过得更甜蜜。” 单珊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