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的拍岸涛声
直播带岗,搭建就业新桥梁;学得本领,在生产线上挥洒汗水;舍弃高薪,扎根基层为民服务……日前,记者走近几名刚参加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倾听他们的青春故事。
闫雨:直播间的求职“引路人”
“提供‘五险一金’,月休6天,应届生也可以报名的电商运营岗位来啦,月入3000至5000元,地址在南翔恒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每周一、三、五下午,宿州人才网抖音直播间里都会响起“95后”招聘主播闫雨清脆响亮的声音。一身休闲装,灵动的双眼,带着亲切自然的微笑,闫雨端坐在手机屏幕前,细致全面地介绍岗位,回答求职者的问题,让直播间里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气氛,引得众多求职观众纷纷点赞。
自2021年从宿州学院毕业后,闫雨就成了一名“带岗”主播。“第一次直播,呼吸加速,表情也很呆板,现在想想都好笑。”闫雨告诉记者,做主播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心,用心和观众沟通交流,下播后也要用心总结复盘。两年的时间,她成了一名合格的主播,已经能够独自策划一场带岗直播。
看似简单轻松的直播,背后付出了很多辛劳和汗水。闫雨向记者介绍,为确保直播招聘取得实效,在幕后,公司会筛选全市各地优质企业,统筹招聘岗位类型、规模等信息,并核实企业资质和岗位信息的真实性;在台前,主播不仅要掌控节奏、活跃气氛,还要对求职者的实时提问给予积极回应,为求职者规划职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和直播带货一样,直播带岗也需要售后服务。闫雨心里总是挂念着自己帮助过的求职者,每次一对一咨询过后没几天,都会询问他们就业进展以及对自己推荐的公司是否满意,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
“看到一位位求职者在我的帮助下顺利找到工作,自己很有成就感。”闫雨表示,无论是抖音、公众号还是网站,只要看到关于求职问题的私信,她都会一一回复,量身推荐数家企业,供求职者挑选。有时遇到年龄比较大的求职者,闫雨还会帮忙制作简历,耐心指导。
“我会不断改进直播内容,优化直播效果,为求职者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就业服务。”因为经历过求职的艰辛,闫雨想让广大求职者少走弯路,更顺畅地奔赴职业理想。
张小龙:泡在车间里的“工艺员”
“转化釜的温度要控制在30℃左右,上下浮动不超过2℃,PH值要控制在7.2……”在安徽红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车间里,工艺员张小龙正在给生产线上的员工们“上课”。“别看他年纪轻轻,懂的知识可不少哩!”提起张小龙,车间里的员工都竖起大拇指。
今年27岁的张小龙,来到企业不过短短一年时间,为何谈起业务来能够胸有成竹?在他的研究生求学经历中,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张小龙是湖北工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的研究生。“研二、研三两年时间,从早到晚,我都埋头在实验室内,自己找课题、做实验,不懂的就请教导师。”张小龙说。在校期间,他发表了2篇SCI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并且连续两年获得学校最高等次奖学金。
由于实验进行得非常顺利,张小龙领先同级同学几个月完成,早早就开始作职业规划、准备毕业论文。所有的汗水和努力都不会被辜负,优异的成绩让他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去年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工艺员。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两条生产线,30多名员工,张小龙将大部分心思都花费在这里。“目前项目处于中试阶段,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及时记录生产数据,并对工艺进行相应调整。”身穿防护服,头戴安全帽,顾不上车间内的燥热,张小龙围着生产线边走边看,不时停下脚步,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投入了多少原材料、产出了多少产品、产品品质如何?张小龙都一一记录下来。
作为生物车间唯一的工艺员,张小龙要充分考虑到每个环节,特别是生产技术方面的关键细节,要一遍遍向员工们强调,防止生产出错,造成浪费。他的额头上一滴滴晶莹的汗珠,闪耀着青春的奋斗光彩。
陈光:人社所里的全能“小将”
“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要让家乡摆脱贫困。”陈光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21年从东北电力大学毕业后,陈光顺利通过了埇桥区“三支一扶”统一招考。彼时的他还手握合肥市一家电力公司的录用通知。一边是稳定的国企,一边是艰苦的基层,陈光陷入两难之中,经过慎重考虑,最终选择投身到建设家乡的火热实践中。
基层任务的繁重远超陈光的预期。脱贫户就业、劳动监察、审核社保材料……陈光刚到埇桥区永安镇人社所工作时,对各项社保政策都不熟悉,面对业务量大、服务事项多的工作,有些手足无措。但他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向同事请教,并将业务流程逐字逐句记录在本子上。就这样,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成为“业务多面手”,得到群众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每天上午8点钟,陈光准时坐在人社所大厅窗口,接待来办业务的群众。“刘大爷,脱贫补贴打到卡上了,您收到了吧?”前来办理业务的刘大爷点点头,脸上笑开了花:“到了到了,一个月有200多呢,还真要谢谢你。”为了帮助群众申请脱贫补贴,工作前期,陈光筛选符合条件的群众,挨家挨户上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及时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不仅要对相关政策烂熟于心,注意交流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一环。”陈光把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看得同样重要,有群众不明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什么,他就将养老保险比喻成医保,群众一下子就理解了。
团组织关系转接、团务信息录入、文明创建、政策宣传……作为永安镇兼职团委副书记,这些工作几乎排满了陈光的业余时间表。两张荣誉证书见证着他两年来的努力:2021年度埇桥区青年岗位能手、2022年度埇桥区青年志愿者优秀行动个人。
“我对自己的选择一点儿也不后悔,在这里,能够真正实现人生价值。”陈光表示。 记者 沈前程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