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萎谢的合欢
七月,合欢花开,像云,像锦,像轻悄悄、缥缈的情思。
小城临泉路上空,在七月,就铺排开这样的漫天云锦,绯红流觞,云蒸霞蔚,群体影像呈现出一种高调的富丽。
但每一朵,并无富贵气。它清丽,柔软,轻盈。绒绒玲珑伞,细细轻流苏。薄脆、静凉,有瓷器开片的讶然,也有碎裂开来的凄美。
它担不起赤猛夏日雄壮的颂歌;它的厚薄,只是一首宋词小令的规模,婉约清丽,情深意挚,低低唱给一个人听。
合欢的迷人处,不只在名字讨喜。它的叶片对生,两两厮守;厮守不算,还会朝开暮合,稳稳扣准了民间的审美心理。真的是,君生我生,你在我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再没哪种花,像它,跟爱情贴得这样近,跟吉祥贴得这样近。《诗经》里,相爱的男女互赠香草,赠芍药,赠白茅,也赠合欢,那时它叫“青裳”。“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崔豹在《古今注》中云:“欲蠲人之忿,则赠以青裳。”有种古典的雅致和直抒胸臆的表白。
诗经之后,合欢,成为女人的图腾。它总被拈来,表达女性的情感诉求。被,是合欢被:“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杯,为合欢杯:“并蒂花开连理树,新醅酒进合欢杯。”扇,是合欢扇:“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衣襟上也绣几朵合欢花,“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寄托着人生多少深意。
但我一直不太相信,合欢花的叶片,真的会“昼开夜合”。犹如手触了含羞草,才相信草也含羞,有个晚上散步,我跑到合欢树下仰望,发现它们果然“合”在一起:花朵,各自闭拢着;叶子,也两两相对,收敛着。
它们很淡然,很沉静。那花朵,像极了一个女子,在夜色里,抱紧了双肩,埋头沉思。一遍一遍地怀想往事,它碎裂的花瓣,好似昭示着被撕裂的疼。
疼痛感,是一个爱着的人深入内心的唯一途径啊;不管他爱的是什么,一株草,一个人,还是阔大的世界。
因此,合欢更像一类女人 。
白天,她身陷烟火,恪守着开放的职责,是花,是云,是锦;也担着社会赋予的意义,是人们心目中和美的象征。她不会丢失自己的世界,自己的行走以及坚持。她用一颗安静的心,一往无前地表达着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情分。她筑起自己的精神庙宇,在那里,爱与悲悯是主题:爱家人朋友,爱人类,爱大自然,爱高山大川,爱花草虫鸟,甚至包容伤害过自己的人——更爱正义和真理。
她是一枚永不萎谢的合欢花。
其实,未见夜合欢之前,我一直相信民间口彩里的合欢。它是相识相知,风流成趣,是世外高蹈的爱情,我感觉自己只配仰视。那些绝唱一样的伴侣,唐明皇与杨玉环、孙中山与宋庆龄、蔡锷与小凤仙等等,他们的爱情便是如此。他们在时代的温度里,飞霞流锦,高蹈飞扬;又在时代的风云中,留下云蒸霞蔚的传奇。他们是民间的话本,是文学里流光溢彩的长调。
而现在我看合欢,分明只是民间女子,昼开夜闭,清醒自知。花满满开过,薄薄瘦过,清清凉过,便是一生中宁静的四季。
那昼开夜合的,若是夫妻,更像乡村小夫妻。《诗经》中常见的男人打猎、女人织补那一类。静好、安宁的日子,想必也是合欢花一般,虽缺乏遗世独立的风姿,却深入内心,沉静欢喜。人生如此清静,是俗常烟火,是点滴真情,是幽远的精神暗香。
□苦茶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