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保护种质资源 实现故黄河“鱼水和谐”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黄河旧时改道在砀山遗留的故黄河,是天然的鱼类产卵场、越冬场和索饵场,渔业种质资源丰富。多年来,砀山县多措并举,按照“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的总体思路,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持续抓好黄河鲤鱼保护区禁捕工作,保护黄河鲤鱼种质资源,改善故黄河生态环境。
加大保护区建设和管护力度,提升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平。自2016年故黄河砀山段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批准成立以来,砀山县建立禁捕效果评估制度,开展禁捕资源监测工作。制作设置保护区碑牌,在故黄河上下游各河段设置保护区宣传牌、标识牌、物种繁殖栖息地标志牌等60余块。实施全流域禁渔,禁止一切捕捞、采集水生动植物活动。同时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不断增加黄河鲤鱼种质资源数量。
强化禁捕日常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2020年以来,该县下发了《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退捕工作方案》等系列禁捕文件,在黄河鲤鱼保护区开展各项执法行动,常态化监管保护区,通过陆上和水上巡查,清理违规渔具地笼、花篮、刺网等网具,现场教育劝退及利用监控等设备劝离垂钓人员,对于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建立人防技防并重的执法监管体系。禁捕工作开展以来,该县财政每年划拨禁捕经费,用于黄河鲤鱼保护区禁捕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建立渔政信息指挥中心,明确专人负责禁捕工作,在保护区安装监控视频、小目标雷达,配备渔政执法车、渔政执法快艇和无人机,充分发挥“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的智能化监管功能。同时健全7×24小时值班值守机制,对禁捕水域实行全覆盖、无死角监管。
规范乡镇船舶管理,降低非法捕捞风险隐患。该县抓好涉渔农民自用船清理,指导保护相关乡镇做好农民自用船的排查、登记、回收、清理等工作,引导沿岸兼业从业者转产转业,做到长远生计有保障。截至2022年底,共回收、销毁船舶39艘,对20艘乡镇养殖生产等船只进行统一标识管理,大大降低非法捕捞风险。
扩大禁捕宣传,增强公众禁捕意识。该县沿黄河鲤鱼保护区张贴、悬挂禁捕标语横幅,发放禁捕宣传材料,设立禁捕宣传标识牌,印发《长江保护法》等宣传手册, 在城乡大小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饭店、早餐铺等场所张贴禁食、禁售、禁运江鲜、野生黄河鲤鱼等警示。利用电视滚动字幕宣传禁捕动态,提高民众对禁捕的知晓率,营造浓厚的禁捕宣传氛围。
据了解,为恢复故黄河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2020年至2022年,砀山县在黄河鲤鱼保护区持续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各类鱼苗192万尾,为黄河鲤鱼的种群稳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记者 路杨)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