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 河豚 随想
午餐,家人小聚。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然而,生活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趣事发生,故事虽然小,但是很有情趣。这都由一道不常上桌的美食菜肴引起的。
在厨师们的精心制作下,美味佳肴逐一上桌。当有一道菜上来之后,亲友们刚想动筷时有的又停了下来,面面相觑,不知道为什么,继而均不动筷,就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小声说道,这是河豚吧,听说有毒呢,新闻报道过!
顿时气氛有点不太协调,这哪像家人聚餐,就连小朋友看到大人的脸色,也不再嬉闹,也不再大声说话!让欢乐氛围平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河豚,其别称河鲀,河鲀才是它的官号。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高档的水产品,被誉为“菜肴之冠”,但其卵巢、肝脏、肾脏、眼睛、血液中含有剧毒,处理不当或误食,轻者中毒,重者危及性命,官网新闻曾经有过报道,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丧命。吃河豚中毒死亡者,在国内外屡见不鲜。因此,我们一般家庭除上述原因外,也很少会做这道菜,因此不太经常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我们也很少吃到它,即使是中高档饭店的厨师不经过严格的培训也是不能随意做这道菜的,对于缺乏河豚鱼烹调经验的厨师做出的河豚,却是万万吃不得的。
其实,我们此时就餐是在宿州一家比较有名气的高档饭店,能做出这道菜,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大可不必担心。但是,亲友们还是凭借主观思维的想象进行猜测,一方面可能是想制造一些悬疑,人为制造一段趣话,同时也有可能真是有点担心,对于后者,确实可以理解。
就在大家不断揣测的同时,听到一个小男孩说:“让我外公先吃吧,吃过后我们再吃。”
有的亲友活跃起来了,纷纷看着我说,那就你吃吧,过三十分钟后我们再吃!
我顺话一望,要我先品尝的是我的外孙,他已经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啦,平时我的孙女不在身边,我的外孙就是我们的开心果,也都非常喜爱他,之间的感情不言而喻,我知道他根本不懂得揶揄之意,但此言一出,却让我心领神会,开心不已,我也知道他是想开个小玩笑,然而这时我却是认真的。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欣然拿起筷子,大大方方的、有壮士断腕出征的豪气奔向河豚,当我即将夹住一条河豚的时候,突然一个画面闯入我的脑海,让我欲食又止,手中的筷子也停了下来。
也就是在前几天,我刷抖音时看到了一条短视频,这条视频是让我犹豫的原因所在:
几只河豚在盆里翻着白白的肚皮,内陷眼眶半露的眼球,上下不停地眨着眼睛望着行人,张开的嘴巴,上下还各露出两颗类似人牙的牙齿,状态奇特,加之剧毒,令人生畏。
这时画面出现一把锋利的尖刀,一双大手手握尖刀毫不犹豫地刺向河豚白白的肚皮,受到惊吓的河豚,身体顿时圆鼓鼓的,特别是肚皮白而发亮,果真应验了坊间传说的“目能开阖。触物即嗔怒,腹胀如气球浮起”的河豚本性。然而,这时河豚白白肚皮已经划上了一道长长的口子,我真真切切地听到河豚发出痛苦的“哧哧、咕咕”声,圆圆的肚子瞬间瘪了下来,特别是吱吱刺耳的声音让人感到很恐怖。让我不解的是,即使划出长长的口子,也没有流出一滴血。就这样,锋利的尖刀不停地向小河豚刺去,“哧哧、咕咕、吱吱”和被刺破肚皮的“噗嗤、噗嗤”声不断响起,几只小河豚很快就无声无息了。
怎么会是这样?就在这一刹那,我忽然明白了我欲食又止一个原因,这可能是外界感知的紧张不安而出现回避反应。
是啊,难道说见了杀猪的不吃猪肉,见了杀鸡的不吃鸡肉?我瞬间调整了情绪,“舍命吃河豚”,亲友们见状纷纷动筷,哪里还有等待三十分钟的念头,明知说的是玩笑话,大家心知肚明,乐哈哈地品尝了河豚不一样的美味。
夏天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