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半夏滋味

2023-06-26 11:06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夏至,即半夏。至,极致也,意为盛夏已来,气温高到极致。从时间上来说,也预示着夏天已经过半,半夏也!

夏至这一天,拉长到极致的白昼,也拉长思念的味道。

夏至和半夏两个名词叠加在一个节气上,也在告诉我们盛极而衰,衰而至盛,物极必反,阴阳相生相克的道理。

半夏名字极妙,把半夏两字念在嘴里,朗然有声,清脆柔婉,眼前浮现一个明艳女子,她既诗意端庄又妖娆妩媚,她敢爱敢恨,敢舍敢得。

半夏已至,雨水丰沛,阳光炽烈,绿也更为肆意蓬勃。夏雨洗刷万物的尘埃后,则更为青翠碧绿,层层葱茏,丝丝缕缕,这铺天盖地的生命之绿,活力四射,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缱绻多姿,盛满一腔心思。半夏的田野,金黄的麦子已经颗粒归仓,初生的玉米苗带着惊喜和好奇,向世界挥舞着小手。夏雨的滋润让草儿们声势浩大,它们何止日铭一寸,简直是日铭三寸、四寸,一天不见,能长至半人高,成片连海,汪洋成浪。树们更是不甘寂寞,用一顶顶硕大的绿冠向世界炫耀自己的姿态,一切都欣欣然地承接阳光的精华,雨水的力量。

夏至已至,花开半夏。茉莉花的冰肌玉骨掩映在翠绿的衣衫里,若隐若现,害羞得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广玉兰高蹈张扬,蹲在高高的枝条上,笑嘻嘻看着尘间的一切。紫薇才刚刚绽放,细细碎碎地簇拥在一起,颇惹人怜爱。萱草,开得安然沉静,她在树丛下,在草窝边独自享乐,她自带慈爱的气质,不容人们忽视。最吸引人的还得数荷花,居水中,临清波,幽香袅袅,穿溪过河,亭亭净植,顾盼生姿,吸引无数人竞折腰。

《菜根谭》写道:“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此中大有佳趣。”古人认为,刚刚好才是真的好。“赏花应赏半开时”,含苞待放时赏花最有味道;“饮酒应到微醉止”,浅尝辄止,恰至微醺,才是饮酒的最妙境界。我不由想到小满节气,古人造字造词,为节气命名都大有深意。小满,意为满而不盈,满而不溢,“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满则招损”。杭州灵隐寺有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岂不是暗合了半夏抑或夏至之真意了。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蓑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这首《鹧鸪天》,可谓写尽夏至夜晚独行的诗意和旷达。夏至这天,他遇到一青山一池塘,竹林茂密,城墙绵延,绿草遍地,蝉鸣四起,荷香迎人,夕阳西下,诗人拄藜漫步,独享这份清净,好不惬意。作为一名成熟且声名远播的文学大家,苏轼洒脱而又从容,矜持而又旷达,明亮而温和,他总能体会到世间的美好,风轻云淡而意蕴悠长。

年至半夏,岁至半夏,中年人的世界里已经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气风发渐别渐远,日子越发沉静澄澈。在这俗常平静的日子里,家人相伴,工作顺安,诗书在案,花香环绕。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夏至如约而至,再次净化心灵,抛却物欲贪念,用一颗平静恬淡的心,品尝这微醺宜人的半夏时节。

廉彩红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