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检察机关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我市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2020年以来,不断充实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力量、完善工作职能,认真落实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针对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律依法从严追诉、从重提出量刑建议。积极搭建“一站式”办案场所,针对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护,建立“燕护雏”一站式办案场所,集约化开展对未成年被害人的询问、取证、心理疏导和救助等工作,避免案件侦办过程对未成年人造成“次生伤害”。主动会签机制加强帮扶救助,针对未成年被害人遭受侵害后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全市检察机关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救助合力。2020年,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司法社工所会签文件,开辟心理救助、家庭教育指导绿色通道;2022年,与市红十字会共建“燕护雏”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公益项目;2022年,共办理涉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20余件,发放救助金30余万元,同时积极对接民政部门,让多名刑事案件造成的“事实孤儿”享受社会救助政策。广泛开展法治进校园加强自护教育。全市检察机关两级检察长、院领导、未检干警均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2022年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400余次,受众达15万人;两级检察机关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12期“燕护雏”系列普法微视频、微课程,获得广泛好评;全市检察机关“燕护雏”未检工作品牌及团队,先后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全省检察机关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典型案例、2021年度宿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优秀项目。
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充分发挥附条件不起诉特殊矫治功能。全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跟踪帮教,开发上线“燕护雏”智慧未检平台,用心用情、用平台用资源感化挽救,帮助“浪子回头”。三年来,超过95%的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重返正途,有20余名顺利考上大学。强化家庭监护监督工作。2021年,市检察院联合市法院、市公安局、市教体局等单位会签《关于规范亲职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对督促涉罪未成年人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工作流程进行细化。2022年,共发出亲职教育决定书、监护督促令200余份,让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受到监督制约。积极开展“高墙内”未成年人帮教转化工作。2022年,市检察院联系市教体局将初高中课程全部刻录成光盘,并购置初高中教材送到市看守所,供在押未成年人学习,对其逐人开展亲情教育,适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促使其提高文化素养、转变思想认识、增强法律意识。
坚持多管齐下、综合保护,全面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实行未成年人案件统一集中办理。将涉未案件统一集中到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办理,综合利用四大检察职能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联合行政机关在涉未成年人权益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立足刑事案件深挖线索,发出检察建议,移交行政机关堵牢社会治理漏洞;支持未成年人民事起诉,让未成年人的抚养权、抚养费、人身损害赔偿得到公平公正保护。发挥府检联动机制,共织保护网。三年来共与各相关部门会签各项机制60余件次,如与市妇联达成《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合作意见》,与市教体局会签《关于开展“检教同行 爱护未来”弱势困境儿童特别保护行动的意见》,与市司法局会签《关于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机制的工作意见》,通过共联共建,不断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织密未成年人“六位一体”综合保护网。(记者 付雪芹)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