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果满枝“葚”甜蜜
“桑葚叶采摘后,经过清洗、切片、炒、搓、烘干等程序,桑叶茶就制作而成。”日前,在天禾生态园烘干室,李桂荣将刚处理好的桑葚叶放入烘干机内,设定好温度运行。她指着几包烘干的桑葚说:“这些是刚做的桑葚果干,能直接吃,也可以泡茶,好保管又便于运输,非常畅销。”
天禾生态园位于埇桥区大泽乡镇洪庙村。多年前,园主李超和李桂荣夫妻俩在外地边打工边学习桑葚种植技术。了解到桑葚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夫妻俩学有所成后便回乡创业。如今,整个生态园占地200余亩,以特色蔬果种植为主,集采摘、加工、观光于一体。
忙完手里的活,李桂荣向生态园桑葚大棚走去。10余亩的桑葚棚内,无籽大什、四季大果、大白珍珠等品种多样,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我们有5个连体大棚,不仅防风、防虫,还能防止杨絮飘进来,保证果实干净卫生,慕名来采摘的游客和村民非常多。”
不远处,几名游客弯着腰,穿梭于桑葚树之间,手拎小篮子,边采摘边品尝。游客刘森洁笑着对记者说:“听朋友介绍这里桑葚长得特别好,也很好吃,今天就带家人来采摘游玩。”
李超伸手摘下黑得发亮的桑葚,向游客介绍:“这样又黑又亮又饱满的就是好果,肉厚多汁,酸甜可口。一般桑葚成熟有40天的采摘期,我们的大棚温度适宜,大概能采摘两个月,欢迎大家常来玩。”
在大棚内,工人严金花正拿着专业剪枝工具修剪枝叶,以便果树养分集中。“桑树发芽时要杀菌防病,成长期要经常剪枝,等到落叶后还要清园杀菌……生态园刚建我就在这里务工,这些活都已经非常熟练了。”据严金花介绍,生态园忙时有20多个工人干活,都是本村人,离家近活不重,一天大概能挣七八十元。
“近年来,我镇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种植车厘子、菊花、桑葚、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推动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大泽乡镇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赵鹏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