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金银” 一地“双收”
5月8日,走进泗县刘圩镇刘圩村金银花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垄垄金银花苗迎风挺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清香沁人心脾。
想到还有几天就要到金银花的采摘季,基地负责人汤小伟来到田垄间又一次查看了长势,并对整个基地里的用工情况在脑海里进行了预安排。“采摘时候用工要达到七八百人,每个人干活的田垄范围都要提起安排好,争取一鼓作气夺丰收。”汤小伟语气中充满自豪和期待。
在交谈中得知,汤小伟早些年离开老家泗县到外地打拼,在外面从事中草药生意的他也算小有成就。每次回乡,汤小伟看到乡亲们仍然遵循着传统一麦一豆的种植模式,想到村里没有有规模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农户就业路子非常窄,而且亲身感受家乡对农业发展越来越支持,心里就开始琢磨:能否利用自己的技术、信息、市场等优势,带领大家致富。他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及市场判断,认为种植金银花市场前景广阔,利润可观。2019年,汤小伟决定在老家刘圩镇发展金银花种植,他精心培育的“丰满花”二号金银花很快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金银花是中药里的大宗药材之一,全国金银花的干花一年需求达40万吨,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汤小伟告诉记者,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抗炎抗菌的功效,被称为“中药抗生素”,能够抵抗细菌,增强人体免疫力,在肿瘤预防上也具有一定功效,被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和保健品中。金银花种植和管理简单,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成活率非常高,兼具经济价值和绿化、美化、净化等多种功效。
因为金银花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销路根本就不用发愁,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站在一片占地200多亩的金银花田边,汤小伟给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一亩地保底收益达到16000元完全没有问题。”在传统规整的地块上种植金银花尝到了甜头,汤小伟今年还玩转了“新花样”,在薄壳山核桃基地里核桃树下的空余土地上种植金银花,发展林下经济,成功实现了一地“双收”。
一人富不算富。为了进一步扩大金银花种植的规模,带动更多的大户参与到金银花的种植中来,汤小伟成立了金银花种植合作社,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带动五个大户发展金银花种植,种植面积达到800多亩,合作社免费为他们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并签订保底收益的回收协议,给种植大户们吃下了“定心丸”。
在基地的不远处,一栋刚刚建设好的厂房显得尤为显眼。汤小伟不仅仅满足于当前只是将鲜花烘干的粗加工模式,打算在金银花深加工上做文章,引进提取金银花露的相关设备,准备制作金银花饮品。
“今年我打算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的乡亲们增收致富,也让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美。”站在基地门口的道路上,汤小伟告诉记者,马上道路的两旁都会栽种彩色金银花。“来年这里不仅会金银花开满地香,更能五彩斑斓美如画。”对于未来,汤小伟充满期待。 单珊 记者 马远征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