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迷人乐读书
明代于谦在《观书》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在这样的清晨,沏一杯热茶,把一切繁杂都关在门外,抱一本喜欢的书细读,实属幸事。
从小我就是个内向、不善言语的孩子。当村子里的同龄人成群结队游走在田间地头,把一切作物当作玩具时,我最喜欢的就是找一个无人的角落读一本小人书。那时候,我特别羡慕邻居队长家的孩子,他们家有很多书,厚的、薄的,带插画、不带插画的。每次去她家玩儿,伙伴们闹成一团,而我就躲在门后面看书。《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三个火枪手》《王子和燕子》等童话故事就是那时候读到的,是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神奇而又充满魅力的门,让我知道了读书原来是那样有趣的事。
高中时,课业繁多,老师三令五申不让我们读课外书,可又怎能限制住一个热血澎湃的少年对书的向往呢?课余时间,我和闺蜜时不时跑到校外的书摊儿上,淘来一本又一本名家之作。《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撒哈拉的故事》《汪国真诗集》,我跟着书中的主人公在他们的世界里悲悲喜喜,逐渐明白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坎坷和不易,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无论活在怎样的时代里,我们都要拥有一颗不平凡的心,去铸造属于自己不平凡的世界。
也正因为如此,我在高考落榜之后,又重新鼓起勇气复读一年,凭着不服输的心,踏踏实实去学每一门功课,最终迎来不错的结局。
有人说:“读书,是生命中最好的修行。”对我来说,莫过于此。初为人母时,我内心是慌乱的,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天都令人焦头烂额,让我一度想要逃离压抑的婚姻生活。有次我跟闺蜜诉苦,抱怨老公懒惰、婆婆多事儿。她推荐给我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也是那时我才恍然惊觉自己已困于琐事,许久未读书。
那天,孩子睡了之后,我从主人公若菱的身上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焦躁、不安、内心恐惧,时不时被负面情绪困扰,也随着老人的不断引导,逐渐明白人生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只有打破被胜肽控制的思维模式,才能阻止生活中不断上演相同的剧本,从而做出正确的改变。
如今,人至中年,心境也渐渐平和,则更喜欢在散文的世界里流连。读《温一壶月光下酒》,会真的想要就着诗词下酒,温一壶月光,在那份风趣中慢慢品味。读《人间食话》,会在那些煎炒烹炸的文字中,慢慢嗅出人间烟火的滋味。读丁立梅的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会在书中觅得“一页流水叮咚,一页有窗前好春色”……
忽而想到丰子恺说过的,“‘暂时脱离尘世’,是快活的,是安乐的,是营养的。”或许这就是读书的快乐,能暂时脱离尘世,获得独属于自己的片刻安乐,甚好。
人生漫漫,我想最好的时光便是:夏日渐近,执茶一杯,与书为友,静水深流。
周晓凡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