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正文
如今的《拂晓报》,承载着一代老报人的灵魂精气,传承着一代新报人的豪迈朝气。作为曾在这个革命熔炉中成长的《拂晓报》人的后代,重温在特定历史年代里的一个个闪光的故事,于感动之中收获着一种砥砺前行的动力!

“拂晓精神”引我前行

2023-05-05 15:42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从我懂事起,就从父母口中频频听到“彭雪枫”的名字,《拂晓报》的故事也不时萦绕耳畔。在岁月流逝中,父母充满深情回忆的故事始终伴随着我的人生成长之路,至今仍记忆犹新。

2017年5月25日,我们兄妹三人与全国各地近四百名新四军后代重走父辈路寻根至“淮北小延安”——泗洪的洪泽湖半城,在雪枫墓园的石碑林内,欣喜地在石碑上看到父亲熟悉的“俊秀方体”——“拂晓精神永放光芒”,后面署名为:原拂晓小园丁单斐、李欣。

1986年6月,单斐拜访洪泽湖半城雪枫陵园,敬书“拂晓精神永放光芒”,以悼念彭雪枫将军。

父亲单斐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四师彭雪枫师长直接领导下的《拂晓报》创刊三元老之一,时为四师拂晓剧团演员的母亲李欣也曾兼任《拂晓报》的发行。作为他们的女儿,我很能理解父母的这份“拂晓”情结。当年的《拂晓报》在纷飞战火中,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从一张初创时油渍斑斑、印数稀少、内容单调的战地油印报变为形式精美、内容丰富、编排新颖的有战斗力、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党报,得益于彭雪枫将军等部队首长对年轻新闻战士的关怀教诲,从而在锻炼成长中创建了用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执着追求、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锤炼出来的“拂晓精神”,这种精神是彭雪枫将军和父辈这一代老报人心血的结晶,永远催人奋进!正如当年支队司令员、党报委员会主任彭雪枫在创刊号的《发刊词》中所说:“‘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就要到来的意思。军人们在拂晓出发,要进攻敌人了。志士们在拂晓奋起,要闻鸡起舞了。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

父亲跟随彭雪枫

成为“拂晓一兵”

《拂晓报》的创办于1938年9月29日。当时敌伪顽进行封锁,办报条件极端困难。父亲告诉我:刚入伍的他与乐于泓、易河三个年轻的新闻兵,在首任社长王子光的带领下,凭着两块锈钢板、两支秃铁笔、半筒发脆的“高乐”蜡纸、一盒劣质油墨,一块木垫板,一个胶辊,开始了编、刻、印工作。印报没有油印机,就在一块白铁片上调油墨,用图钉钉紧蜡纸的上边一头,在木垫板上印刷。三张蜡纸八开大小篇幅的《拂晓报》创刊号,印了不到40份,蜡纸就断裂了。父亲在他辛勤笔耕的遗著《走向拂晓》一书中这样回忆道:

“当出版的《拂晓报》创刊号9月30日早晨出现在东寨门外整装待发的出征健儿和欢送的人群手中时,竟是一张张散发着豆油香味的、粗麻纸印成的油渍斑斑点点、多处标题与花边破裂的油印报纸!当我们把29日忙了一天加大半夜的,印数不满40份的这期产品送到支队彭雪枫司令员、张震参谋长手中时,感到十分羞愧和不自在,他们乍然露出一点惊讶的神色之后,不但没有提出批评,反而鼓励有加地说:‘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啊,蜡纸破了再来嘛!’部队行军一天70华里,在驻地村子里宿营时,彭司令员和张震参谋长来到报社,和正在返工刻印《拂晓报》创刊号的几个年轻人促膝谈心……就在这晚,我们在新驻地的豆油灯下,重新刻印着蜡纸,在拂晓时分,终于赶出了短缺的《拂晓报》创刊号。然后,又背起背包和钢板,随军挺进在崎岖的山路上。”

忆往昔风雨壮歌行,作为《拂晓报》的三元老之一,父亲永远难忘当年彭雪枫师长和他的一班人,带领着年轻的新闻战士在风口浪尖上闯与炼,自始至终用“拂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革命的苦乐观,藐视和面对困难。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新闻战士背着背包,挑着油印机,肩扛文件箱,抬着煤油桶、纸张等油印工具,跟随部队转战江淮平原。一到驻地,他们不顾行军疲劳,立即找房子、桌子,采访、写稿、刻写、印刷,日复一日,毫无怨言。遇到敌情紧急时,还在战斗连的保护下印完报纸离开战斗村庄……那一幕幕感人场面仿佛就在昨天,清晰再现。

1939年是游击支队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拂晓报》技术和内容改革、挑灯夜战最突出的黄金时期。那时永城书案店闹春荒,每个战士每顿只能发几两红薯,少许高粱窝窝头充饥。报社新闻战士咬紧牙关,束紧皮腰带,对一架以17元钱从国统区买来的粗制滥造的油印机进行改造。在彭司令员躬亲指导下,全社同志献计,各自献出绸衬衣料子,由大家参与把劣质油墨一次又一次地过滤,挤出所有渣汁,直至每个人变成沾满污垢的“黑人”……经过20多个日夜的苦心钻研,终于印出了850份像四开铅印报那样清晰,蓝、红、绿三色套版的油印报纸,改革创新取得赫赫战果!

1940年早春二月,为了满足部队、地方及延安等各根据地、友军和大后方、敌占区等读者的迫切需要,首长对油印《拂晓报》的改革创新和发行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被誉为“编外总编辑”的彭司令员披挂上阵指挥,于小王庄带领新闻战士再次向《拂晓报》“技术革命”发起了“冲锋”。三个月的艰辛战斗,《拂晓报》的印数从1500份提高到2500份,进而达到了3200份的高指标,甚至多次突破4000份的高峰!

《拂晓报》在抗日的战火中诞生,在技术革命的磨炼中成长。令父亲难以忘怀的是:1939年12月初,在《拂晓报》创刊一年多的一百期之际,毛主席从延安托人带给彭雪枫一封信,信中说道:“《拂晓报》看了几期,报纸办得好,祝同志们继续努力,作出更好的成绩”。并为《拂晓报》题词:“坚持游击战争——毛泽东”。父亲和他的战友历经艰辛,从未叫苦,却在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与题词勉励中,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后来的《拂晓报》随着四师队伍的发展壮大,也成长为“华中油印报之冠”,曾被寄发到莫斯科、纽约等世界各地,还参加了在巴黎举办的“万国新闻报刊博览会”,欧美各地报人和期刊编辑云集巴黎,前来参观,据说有一位先生拿起《拂晓报》看了又看后,猜测说可能是世界上最新式的印刷机印成的,被视为“中国的奇迹”,作为政治与艺术的珍品收藏。

《拂晓报》创刊三元老之一的单斐和夫人李欣合影

父亲的拂晓情结

出版《走向拂晓》

从1938年到1944年9月彭雪枫在八里庄牺牲的6年间,父亲一直都在师长身边办报,在首长的关怀教诲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党的新闻工作者,为此父亲总是自豪地称自己为“拂晓一兵”。1949年8月,而立之年的父亲奉命带领40多位年轻新闻战士,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在解放厦门的炮火中,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中山路上那座经过战争摧残的破损大酒店中,于10月21日(厦门解放的第五天)出版并于22日晨如期发行了《厦门日报》创刊号;接着,在首任社长、总编的父亲领导下,第2期《厦门日报》于23日大清早又与全市军民见了面。城市刚解放办大报,这对于父亲来说,又是一次艰苦创业、向困难进击的战斗磨炼,再次彰显了“拂晓精神”的延续!

父亲感恩党的多年培育,感恩彭雪枫将军等部队首长的关怀与教诲,奋进不辍,攀登不止。即使蒙受冤屈多年,也毫无怨言,于离休后的晚年勤奋笔耕,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精神产品”——他的回忆录《走向拂晓》。

忘不了2003年的5月中旬,病床上的父亲全权委托我办理他一生辛勤耕耘撰写的40多万字的回忆录《走向拂晓》出书事宜。在整个暑假校对一稿的过程中,我仿佛第一次走进了父亲的内心世界,更深地了解了他那凄惨的童年和他在部队熔炉中锻炼成长的每一个足迹,更是读到了他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和一个新四军老战士的坦荡情怀。

更忘不了同年的8月中旬,第二次住院病危之中的父亲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嘱咐我一定要出好这本书,并希望我也为书写点什么。说这话时,我看到了他微微颤抖的嘴唇和眼角的泪珠,这让我的心突然为之刺痛,含泪默语:“亲爱的爸爸,我心中的您本是乐观的刚毅汉子,从不流泪,即使在蒙受冤屈的日子里,您也是那么坚强开朗,微笑面对坎坷。然而为了这本书,您第一次在女儿面前流了泪”。此情此景让我一想起来,内心就不免一阵痛楚,忍不住潸然泪下。

为了让病重中的父亲有所安慰,我按他的意愿,给从未谋面的中央军委原副主席、父亲在新四军四师的张震老首长写了一封信,请他为《走向拂晓》一书题写书名。并与印刷厂商量,破例将封面、照片与校好的一稿装订成书后赶往医院。然而,未等书送到父亲面前,他却带着深深的遗憾先走了。在集美大学为父亲举办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我带着内心的自责与痛苦,为父亲献上了这本尚未出版的《走向拂晓》,这是父亲在有限的生命中为党为人民、为子孙后代留下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可以告慰父亲的是,《走向拂晓》一书出版后,即分别送达他的老首长、老战友以及新四军后代手中,送到爸妈工作过的厦门日报社、集美大学及省、市、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等有关单位。父亲天上有知,定感欣慰!

继承父业

发扬拂晓精神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晃几十年过去,当年那个爱听《拂晓报》故事的我,如今已继承父业,成为集美大学宣传部的一名新闻工作者。退休后的我担任了集美区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及省、市新四军研究会理事,为新四军历史的研究宣传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如今父辈已逝,但他们的“拂晓精神”仍牢刻于心,岿然屹立!父母讲述的永不褪色的红色故事永远在我心中余响不绝。

1943年3月14日出版的油印《拂晓报》原件

2015年4月25日,一个非同寻常意义的日子。

那一天,我和哥哥按父母生前意愿,将父亲珍藏的1943年3月14日出版的油印《拂晓报》原件及彭雪枫师长亲笔诗原件捐赠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张由手刻钢板而印刷的破旧发黄的薄报纸,承载着沉甸甸的回忆,历经了72年岁月,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那一天,在集美区档案局会议室里,我向各位领导、来宾、老同志介绍并展示当年的《拂晓报》,郑重地将两份原件双手递交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物保管部乔玲梅手中,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这是我们收藏的第一份油印《拂晓报》原件,十分珍贵”。乔玲梅在捐赠仪式上,代表纪念馆激动地表示,“它见证并填补了国家新四军历史文物的空白。它将作为一件重要文物,在今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展中展出。”乔玲梅说,纪念馆将为其申报认证一级藏品,重点保管。

与《拂晓报》同时捐献的是彭雪枫师长亲笔诗原件,诗中写道:“长子,一个单薄的朋友,十年前失去了他的爱人,在那蓬勃的洪流。如今啊,何所寄托,寄托在琴声里头,寄托在阶级斗争里头。彭雪枫,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日。”这张纸条是母亲去世后,我在整理遗物时,看到父亲的老战友、《拂晓报》创刊三元老之一的阿乐叔叔1989年寄给父亲的信件。在信封上,父亲用他一贯端正的刻钢板的“俊秀方体”写着:“阿乐的宝贵遗物”。在信中,阿乐叔叔告诉父亲:1941年12月的一次部队大会上,彭师长写了这首诗,将纸条递给一旁记录的阿乐。(诗中所提的“长子”就是阿乐,“他的爱人”是指阿乐在南京雨花台就义的革命爱侣丁香)。阿乐叔叔寄诗,是希望父亲能够写一篇反映新四军四师在艰苦斗争中仍能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文章。“亲笔诗的捐赠填补了纪念馆缺少彭雪枫亲笔的空白。”乔玲梅高兴地说。

捐赠仪式后的第二天,《厦门日报》《厦门晚报》《集美报》及宿州市委机关党报《拂晓报》均先后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2015年7月7日,从北京乔玲梅传来的照片中欣喜获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经重整后于当日隆重开馆,我们四兄妹捐献的《拂晓报》原件已展在纪念馆的主题展中。

此时此刻,真让我为捐献之举的所值而由衷喜悦与激动:这是继《走向拂晓》出书之后,女儿为双亲圆的又一心愿!

2015年5月,在新四军后代寻根活动闭幕时,不少新四军后代向泗洪新研会捐献了800余件珍贵文物,这其中也有我捐献的油印《拂晓报》复制件和父母的回忆录等有关重要资料。

2018年夏,因被父亲的战友姜鸿起烈士的英雄故事所感动,再次为烈士的家乡——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修建的姜鸿起烈士纪念馆捐献《拂晓报》复制件和父亲的《走向拂晓》一书。

还要告知父母的是:从学校宣传部担任宣传报道工作到退休后全身心投入新四军历史研究工作期间,我已撰写了母亲的回忆录《拂晓之歌》,以及各类新四军故事及回忆文章,发表于《厦门日报》《拂晓报》《集美报》《集美大学报》以及《战争年代》《东南风云》《集美革命史话》《湖畔风雷》等报刊上,通过文字叙述形式续讲着父辈们永远的“拂晓”故事,以此为荣,乐此不疲。

今年的9月29日,将是父亲和他的战友创刊《拂晓报》85周年纪念日。在党的领导下,在彭雪枫将军的率领培育下,在报社历任社长、总编的带领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代代青年新闻战士,高擎“拂晓精神”接力棒,一路坎坷一路歌,初心不变,开拓进取,踔厉奋发,创建美好!如今的《拂晓报》,承载着一代老报人的灵魂精气,传承着一代新报人的豪迈朝气。作为曾在这个革命熔炉中成长的《拂晓报》人的后代,重温在特定历史年代里的一个个闪光的故事,于感动之中收获着一种砥砺前行的动力!一直以来,是“拂晓精神”的激励,使我在面对工作与生活中的挫折与坎坷时,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毅前行的力量!

记得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应邀在厦门一中“开学第一课”上为中学新生讲述了父亲当年的《拂晓报》故事;2017年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新四军成立80周年纪念日时,我再次为集美大学学生、全市老同志、新研会工作者进行了宣讲。当我面对台下一张张青春飞扬的脸庞,轻声唱起铿锵有力的《新四军军歌》,动情续讲着父辈的故事时,心里有着说不出的自豪!为父母两位“拂晓”兵自豪!也为自己从一个耳濡目染的受益者成为续讲故事的“拂晓”传人而引以为傲!

初心融血脉,使命扛肩头。新四军后代有着传承父辈革命传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承前启后,任重道远。在《拂晓报》85岁生日之际,回眸她所走过的漫长之路,不能不令我思潮起伏,感慨不已:“拂晓”高歌为抗战,笔胜千支毛瑟枪;“ 拂晓精神”吾赓续,老兵笑慰应无憾!

文/ 单晓樱

责任编辑:王亚东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