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枸杞芽
清明一过,菜市上就看到有新鲜的枸杞芽出售,迫不及待地买了些回家,在心里说:真好,我又可以吃到久违的碧绿清香的枸杞芽了,打算周末天气晴好,带娃外出去野外采摘枸杞芽。也许,在人、植物生存环境之间,存在着某种天然的联系,人们记忆里的一些野菜食物,是可以衍射出人们内心特殊的感情和回忆的。
想当初,我还住在南关大花园的老房子,房后奶奶的菜园边的篱笆就有几棵很粗的枸杞藤,我曾问过妈妈,据她说,这些枸杞藤是在还没生我的时候就有了的,好像最初是奶奶从外面砍来的加园子篱笆时无意中夹带着种活的,有七八棵之多,每年一到开春,就率先萌发出粗壮的嫩芽,家里都会在第一时间摘下枸杞芽,就只摘取每条绿枝的最顶端的芽,因此它也被叫作“枸杞头”吧。
小时候我是个急性子,走路带风,爸妈总是让我春天多吃点枸杞芽,说是小孩子吃了它可以“败火”。奶奶是先把枸杞芽洗干净再用开水略烫一下,切碎了拌上香油醋和盐,配上米粥吃,是全家人的春季日常晚餐标配。开始,我嫌它有一点点苦味,吃的时间久了便会从中吃出一股清冽的鲜香。天气暖和,枸杞芽长得快吃不完的话,爸爸还会用个簸箕盛着晒干了收起来,日后慢慢地泡茶喝,他说泡茶喝味道清香带甜,还可以防治嗓子发炎呢。
可惜的是五年前,因为市政建设的需要,老房子那里已被拆迁了,最后记忆中的枸杞藤已长到擀面杖般粗细了,不仅春天可以采枸杞芽,秋天还可以采摘到枸杞子。大约因为脑海中一直留存着对老房子种过的枸杞藤的记忆,才让我对这个春天独有的野菜格外留意。
记得有一年,我带娃郊外春游的时候,在唐河边的小树林下看到了大片的枸杞藤,高兴地带娃采摘的同时,发现近处就有一些老坟堆,而且越是靠近坟墓,枸杞芽长势越旺,这让我采摘的手不由得慢了下来,心中有些忐忑。回去后查了查资料,知晓原来枸杞就是一种喜阴冷的植物,具有滋阴明目清火的功效,也正是其生长地势和环境使然,心中不禁感念野生植物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再往深层的传统文化探究,会发现原来几千年前的《诗经》里就有对枸杞的诗句描写:“陟坡北山,言采其枸。”诗人美食家苏东坡先生也有赞美枸杞的诗:“神药不自閟,罗生满山泽。”如今,“保温杯里泡枸杞”几乎是中年男人保健的标配,但人们对春天枸杞芽野菜的普及还有待发掘。现在的青年人,以及我家娃这样的少年郎对于吃枸杞芽,从接受到喜爱尚需要岁月和时间的熏陶,一种带有美好情感积淀的良好饮食习惯是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王静雯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