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理想书房

2023-04-17 18:24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老舍在《我的理想家庭》里写道: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把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间书房,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而都是我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文具不讲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两枝鲜花,插在小瓶里。

我从小喜欢读书,但是家里穷,买不起书,有时父母开恩,赏几个零花钱,我都贡献给路边的小书摊。那时2分钱看一本小画书,既然花了钱了,看书就需仔细,半天看一本,一字一句一幅插图都刻印在脑子里,回家讲给别的小伙伴听,馋得他们哈喇子都出来了。

发小父母吃商品粮,家境优越,她家有不少藏书,她常偷出几本借我看。为了早看完早还,再借不难,我吃饭也看,帮母亲烧火时也在饭棚看,甚至上厕所也抱着书看。古人讲,读书三处:马上,枕上,厕上,我那时读书比古人还勤奋,书整天在上衣里揣着,不离身儿,走到哪儿看到哪儿。

我小时候非常想有一间自己的书房,可那个年代,兄弟姊妹多,别说书房了,有睡觉的地方就不错了。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参加竞赛得了奖,父亲看我是块学习的料,便将盛粮食、杂物的耳房收拾出半间,安了张木板床,从此我有了单独的卧室。

我的卧室连张桌子也放不开,床既是睡觉的地方,也是学习读书的地方。

到了冬天,家里就生一个炉子,耳房太冷了,里面的水缸里都冻了厚厚的一层冰,母亲喊我去外屋睡觉,我不去,说不怕冷。晚上穿着棉裤棉袄缩在被窝里看书学习,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是书中有火炉,一本本的书籍温暖了我少年时一个又一个严冬。

后来,成家立业后,我和先生都酷爱读书,但我家面积太小,先生别出心裁将阳台改造成书房,一把椅子,一个小书橱兼当书桌。因为书房太迷你,实在没地搁闲书,所以我们买来的书看完后,多半都送人了。

五年前,我们搬了新家,家里才有了真正意义的书房。我按自己的意图装修了书房,暖色调为主,书桌,书橱,转椅都是选了最心仪的款式,还特意买了个吊椅,用来坐着看书。记得书房装修完后,我网购了几十本书,打算一周看完一本。后来,书没读几本,书却买了不少,没两年时间,三个大书橱都被我摆满了各种书籍。

但书房却变成了电脑房,晚上吃完饭,我便钻进书房上网。那个吊椅,也成了先生玩手机最好的去处。

去年,我突患眼疾,颈椎也有了问题,遵医嘱,少看手机,少上网。为了让我开启健康生活,先生和我商议,将电脑撤出书房,手机也不能带进书房,在我俩相互监督中,书房才回归了最初的用处——读书。

闲暇时,我和先生躲进书房,一个看书,一个练字作画,我俩谁也不说话,太阳照进纱窗,暖进心窝,我抬头瞥先生一眼,他回我一个微笑。看累了,写累了,我俩便面对面坐着交谈,谈书里的情节,谈幼年读过的书,青春在不经意间扑面而来。

上周,先生说书房应该更名为“禁网斋”,网络时代,手机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便捷,但使用也须有度,不能被手机掌控了自己,在家里划在禁止上网的地方,看书,静心,养性。几十年奋斗,终于拥有了老舍笔下的书房,书籍不少,都是我爱读的,书桌不怕烫,桌上有热茶,瓶里有鲜花。

此刻,书房里阳光正暖,日子正好,幸福在书香中悄悄流淌。

马海霞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