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农旅融合“多点开花”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黄灿灿的油菜花田、粉艳艳的桃园花海辅翼两侧,蓝天白云下的符离大道宛如一条秀美的绸带纵贯南北。
近年来,依托符离大道及“四好”乡村路,萧县各乡镇深挖本地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让村民过上“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幸福生活,走出一条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乡村振兴之路。
发展赏花经济 助力百姓增收
3月25日,2023年萧县首届皇藏峪桃花节隆重开幕。活动现场,精彩的节目、众多的游客、热闹的市场让皇藏峪脚下充满浓厚的烟火气息。“除了面皮、草莓外,我们这里的山蘑菇、桃木根雕也很畅销,一天下来,收入有好几百元呢!”当地村民李文战介绍。
“我们镇策划举办的这一届桃花节,在各级媒体广泛宣传下,游客天天爆满,每日车流量在3000辆左右,仅3天总接待游客就超过15万余人,附近各村的蘑菇鸡、大棚草莓等生意出奇得好,已产生经济效益达20万元。”提起首届桃花节的盛况,官桥镇高庄村党总支书记梁王良难掩心中的喜悦。
皇藏峪桃花节是萧县各地大力发展赏花经济的缩影。入春以来,永堌镇、孙圩子镇、马井镇分别以梅花、杏花、梨花为“媒”,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内涵,以节“引流圈粉”,积极开展梅花笔会、杏花诗会、摄影大赛暨作品展、民俗文化展演……拉动文旅市场强势复苏,促进“赏花经济”产业链延伸,让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
狠抓设施建设 提升旅游品质
“我们大力推进沈峪乡村旅游项目,计划投资500万元,打造桃花谷乡村旅游示范点,拟建美食驿站8间、葛花长廊300米、乡村小菜园15亩、桥1座、道路1公里及相关配套设施,提升皇藏峪景区旅游品质,让沈峪桃花谷更美更富有文化内涵。”官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全面开发皇藏峪周边的旅游资源,萧县文化和旅游局、官桥镇政府、皇藏峪管理处结合“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全要素,对沈峪村景区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依托千亩山桃花,规划打造了千亩桃花园,开辟了旅游路,增设了凉亭、停车场;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游乐场、研学基地等,一个全新的旅游胜地初现雏形。
在促进农旅融合、大力全域旅游的过程中,萧县不断完善旅游设施设备,对具有潜力的特色旅游镇、村、点重点扶持培育,加速打造“五个一批”精品工程,强化旅游监管,建立完善旅游标准化体系和行业信用体系,实施旅游市场营销和监管服务“两翼”协同工程,提升域内旅游品质。
抓好农旅融合 振兴乡村产业
回到皇藏峪服务区,各式各样的萧县特产琳琅满目:蘑菇鸡、萧县羊肉、帽山弯腰青、萧县名人字画等应有尽有。
萧县按照“凝聚社会实力、调动全民发展,发挥民间技能、继承传统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家园”的发展思路,村党支部先后通过土地流转和招商引资,建起萧县井全食品有限公司等28家新型涉农经济组织,陆续建成10万亩葡萄、12万亩桃子、3000亩草莓等各类采摘园,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业来带动、农民变班工、离土不离乡、收入有保障”的产业致富发展闭环链,使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无限的能量,使田园变公园、风景变“钱景”,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张祖北 周子涵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