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墙绿葱茏
故乡的小街上,随处可见一面面绿墙。每每行至绿墙之下,我都会放慢脚步,或者驻足欣赏。乡间富有妙趣之地很多,一墙绿葱茏是其中之一。流连其间,你会觉得自己行走在绿色的诗行之上一般,脚步也变得有韵律起来。
一面面绿墙,是用各种植物装点而成的。蔷薇、爬山虎、牵牛花、丝瓜、葡萄等等,很多植物长起来就铺天盖地,它们攀上矮墙之后,便以不可遏制的姿态,迅速占领了满满一面墙。墙本来的颜色被绿色覆盖,而且绿叶还要疯长,它们不停地扩张、加厚,很快密密匝匝成一个整体,把一面墙围个水泄不通。
一墙绿葱茏,是可以入画入诗的。窄窄的小街,一头连着田野,一头连着农家。绿墙是画中的一抹深情,是诗中的一行惦念,留给游子永恒的经典。一面普通的墙,因为有了蓬勃的植物,变得有了生命力。一面墙能够感知四季的冷暖,也就能够体察人世的悲欢。尤其是到了草木繁茂的季节,墙上那种张扬的绿色,简直要喷薄而出,仿佛是谁用绿色的颜料在上面泼洒自如。绿色浩荡,绿意流淌,绿墙葱茏。有时候,墙上的植物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绿色的底子上有了花朵的点缀,显得更加玲珑雅致。
邻居五爷爷在外面打拼了一辈子,老了回到家乡生活。他把老屋简单装修了一番,收拾得干干净净。最让人惊奇的是,他把砖墙拆了,换成了栅栏墙。他在墙内种了很多蔷薇,蔷薇花开的时候,挨挨挤挤的小花朵从栅栏里钻出来,仿佛一个个机灵的小脑瓜,一派生趣。那样的一面花墙,有声有色,有香有味,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蔷薇花谢了,花墙就又变成绿墙。五爷爷坐在墙内,喝茶,听风,看云,小日子过得特别滋润。
我知道乡人们为何喜欢布置这样的绿墙。这样的墙,大概是由从前的篱笆墙中得到的灵感。我一向觉得,乡下的篱笆墙时代最具有田园风情。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篱笆墙,篱笆墙上种花种果,既是装饰又有收获,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兼顾。而且那个时代墙的阻隔作用还不明显,一道矮矮的篱笆墙肯定是拦不住人的,不过那有什么要紧的?从前慢的时代,人与人的距离很近,近得不需要墙来隔开彼此。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篱笆墙只是个摆设,防防猪狗之类的,是不防人的。
后来,家家户户的房子高了,围墙也高了。围墙全都是红砖墙,刻板森严,像一张冷酷的脸。这样的墙看着真不舒服,于是人们开始用绿植来装点围墙。一墙绿葱茏,满院皆诗意。我的这种想法,在母亲那里得到了证实。她说:“绿墙好看,而且墙上结了丝瓜、葡萄啥的,墙那边的邻居可以随便摘,两家的关系就跟一家似的,墙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我在城市也见过绿墙,那种绿墙经过了园艺工人的精雕细琢。各种颜色的植物搭配,一道儿红,一道儿绿,有的还有图案,整齐规则,一看就是人工修剪出来的。我看到那样的绿墙却不喜欢,觉得它们像是浓妆艳抹一般,假惺惺的,哪里比得上乡下那种野性生长的绿墙?
乡间的一墙绿葱茏,自由肆意,张扬着生命活力,展现着质朴的田园风情。流年偷换,暗香浮动,疏影斑驳,乡村的绿墙陪伴着人们,在老去的时光中享受岁月静好。
马亚伟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