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壁一株桃
我站在沟涧,仰望。
仰望的,是崖壁上的一株桃树。只一株,周边布散的,是参差耸峙的石块,是丛丛的荆棘,或者干枯的杂草。荆棘,依旧枯着;杂草,也依旧枯着,崖壁上的春天,还没有普惠万物,只有那株桃花,正在灿然开放。
陡峭的崖壁上,那株桃花,一树独艳。
我第一想到的:是谁种下了这一株桃树?是一阵风带来了一颗种子?是一个人吃完一只桃子后,顺口甩出的一颗种子?抑或,是一只鸟儿,将一颗种子衔到了这个崖壁上?
总之,这颗在崖壁上生根发芽,成长为一棵树的种子,最初,一定是偶然的。一次偶然,最终,却成就了一树灿烂,成就了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
我凝望着,痴想。震撼。
崖壁,呈土黄色,而几块突兀的石块,却是青黑色的。青黑色的石块,仿佛是崖壁上的雕塑,凸然,屹然,也叫人觉得美。它们,构成了那一株桃树的背景,土黄、青黑,那株桃花,在其映衬之下,就愈加艳丽了。
桃树,不大,三五枝而已。枝条,瘦硬,崖壁的岩石一样瘦硬,仿佛锻造的一般,棱角分明;枝条,斜斜伸出,探在半空之中,一阵谷风吹过,枝在抖,花在颤;枝上的桃花,大半已经盛放,小半,却还是蕾苞凸,所谓“花未全开,月未圆”,未全开,正是一株桃花最好看的状态。
盛开的,粉红片片;未开的,深红朵朵,两种不同层次的红,交相辉映,使这株桃花的红,多了一份明灿,也多了一份幽深。近午时分,阳光斜照在桃树上,桃花灼灼,耀人眼目,是一种明亮的美,是一种哗然的美,是一种灿烂的美。
忽然想到,那一年春天,登泰山。
也曾看到这样一番景象:壁立的陡崖,崖壁上,数株桃花,哗然开放。因为桃树多,所以,景象,就格外绚烂;气势,就格外壮观。
游人,瞠目而视,艳羡而观,伴随着的,是一声声的惊叹和赞美。
那块陡崖,崖壁几乎全是石块,一块块巨大的石块,而几株桃树的根系,就深扎在岩石的缝隙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一株桃树,是靠着吸收石的精髓而生存的,一块块巨石,成为了一株株桃树的生命滋养。
树根,穿透了石块,一株桃树,在夹缝中倔强地活着——一株桃树,有硬度,也有力度,更有一种花开烂漫的自信和浪漫。
多年之后,当我再次站在一道崖壁前,观赏崖壁上的一株桃树的时候,不能不惊叹和赞美:一株桃树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其生存,所表现出来生命价值——它,不仅活下来了,而且还活出了一份灿烂。
这是一棵树的生命意义,也是一个人该有的生命意义。
□路来森
责任编辑:王亚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杨军在市委党校、宿州学院调研 03-22
-
2市文旅局严打侵权净化消费环境 03-22
-
3文明浸润 新风扑面 03-20
-
4
-
5宿州300多种名优农产品亮相上海农交会 03-20
-
6市委书记杨军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