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食味
雨中的柳丝把头垂得更低,比平时显得更是谦卑。一整座山也在雨中均匀呼吸,乳汁一样纯白的雾在山腰缓缓蠕动着漫上来,感觉是这座山在雨水吸饱了后,畅快吞吐出的气流。
这是春日的雨水,披蓑戴笠的老郭,他去屋后把山沟里的雨水,导引到山塘中来。老郭刚哼毕一曲山歌,放下锄头便对我喊,今天炖肉,这个下雨天,你我好好喝上一杯。老郭把蓑衣挂在斑驳土墙上,一瞬间,我恍然看到了时间在这个老墙上走过的灰色影子。
我来到老郭所住的乡间,用了一个白日的时间,就读完了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我买了好久,在城里阅读时,往往读着读着就走神了,或者是边读边在网上急着刷屏,一本书被切割成无数碎片,留在大脑中也成了一团糨糊。网络时代生怕漏过蛛丝马迹信息的焦虑,在山里被自然屏蔽了,一眼望出去的山,就够你把世外喧嚣烟云隔开,山,青绿得似在流汁。
老郭早晨六点就起床了,是雨声把他唤醒的。我在凌晨三点就听见哗哗雨声在青瓦房上急骤地响起,很快就起了一层层屋檐水。老郭如那些久住山里的农人一样,懂得在春雨来临的季节,把山沟里横流的雨水引流到山塘中去,那是一年里庄稼的乳汁。山里老农吴老汉,昨天黄昏望了望天色,就用稳稳语调说,雨要来了。春天密集的雨水,山里人叫春雨发了。大地怀春,雨水绵绵。
老郭是我在城里有着二十多年的故交,前几年他在山里找了一处农人弃用闲置的农房,一年之中有一半时间在山里居住,自己种了农人留下的一亩多土地,一年四季瓜果蔬菜不断,老郭驱车回城时,用袋子装了蔬菜放在我楼下门卫室,通常就在微信里给我留下几个字:菜,老地方,记得去拿。
老郭喜欢在雨天炖肉,和那个美食家老头儿很相像,就是汪曾祺,他从城里带来这个面目和善老头儿写美食的几本书,晚上作床头夜读,屋外昆虫唧唧声中,老郭有时从睡梦中咂巴着舌头醒来,是他梦见了书中美食。老头儿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说,下雨了,炖肉去啊。
汪曾祺那稚童一样的声音,隔着时空的青蓝天幕,响彻在老郭耳畔。
老郭说,在雨天炖肉,屋内锅里咕嘟咕嘟响,肉香弥漫在屋外水汽泱泱里,沁人心脾,这是恬静山居生活中一幅最写生的画。
老郭开始炖肉了,他首先劈柴。是一个老槐树的树桩,树桩上生了一层绿藓,我伸手抓一把,掌上全是树上粗纤维。老郭扬起斧头朝树桩劈下,垒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木柴,作为炖肉燃料。柴火灶里,老郭用的还是老铁锅,感觉铁锅上浸透着农人家在年年岁岁的青烟缭绕中留下的食物沉香。老郭从房屋檩子上取下一块悬挂的腊肉来,在热水里洗净烟灰色,金黄油亮的腊肉切成小坨,放入铁锅里加上花椒、姜粒、橘皮翻炒,从石缸里舀出山泉水盛进肉中,起初用大火煮沸,而后用小火慢煨。烧大火用柴块,那柴块在灶里燃得欢腾,熊熊燃烧中突然发出一声大响,老郭感叹说,这是不是惊动了树魂啊。用小火时,老郭改用秸秆,小火苗温存地舔着锅底,竹锅盖上水汽氤氲,满屋肉香从门窗窜出从屋顶溢出。
中午时分,老郭从一个瓦坛里倒出桑葚酒,是他去年采集的桑葚,用当地高粱酒泡的,酒色呈紫,一口喝下,微甜爽口中有陈酒之香。
外面还飘着雨,老郭同我边吃边喝,喝下一碗肉汤,微微发热中,一个嗝打响了,感觉是从体内五脏六腑中发出来的肉香。
老郭又给我盛了一碗肉汤,他说,你多吃点,多吃点,免得回城了还想要。老郭就是这样一个憨实之人,与我交往这么多年,平时寡言,不过是我人生冷暖里的知情人。我埋头喝着汤,他问,你现在还订了《收获》《当代》杂志?我点点头。我说,我到邮局统计了一下,我住的这座城市,还有31个人在订这两本纯文学杂志。老郭一声长叹,你真是个老文青啊。
回城,灯影中雨水还显迷离,想起在深山里,还有一个故友在雨中炖肉等着我,顿觉满城灯光可亲可爱摇曳起来。
李晓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