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高效运转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近年来,萧县创新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紧盯“两强一增”目标,积极构建“党组织+村集体+社会化组织+农户”四位一体利益联结机制,有效破解“集体穷、支部弱、群众散”的发展困局。目前,该县已有249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0万余亩土地实现规模化集约经营,农户年增收77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6000余万元。
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该县聚焦“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三个关键,因村制宜,多方位探寻发展路径。畅通合作社信贷渠道,并通过支持鼓励村干部、农户以资金入股,社会化服务组织先行垫资,群众“先入股、后分红”等途径,破解启动资金紧缺问题。对自愿入社的农户,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对暂不愿意入社的农户,合作社提供土地托管服务,或采取以位置质量较好地块进行置换方式,保证土地集中连片。鼓励有条件的镇村,整合域内资源组建服务主体,自主开展生产经营;同时引入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开展“耕、种、管、收、购、销”全链条或分链条式托管服务。
坚持创新分配,凝聚多方位发展动能。该县坚持“群众利益最大化、村集体利益最小化”,积极探索三项分配机制,最大限度让利于民。一是“固定收益”方式,根据集约土地的地力等级、产出价值等因素确定土地价格,实行阶梯化定价,按照每年每亩400—1200元一次结清农户地租,产生效益全部归合作社所有。二是“入股分红”方式,采取折价入股办法,按土地租金折算股份,将农户土地以及集体投入的资金、土地、机械、设施等量化股权,扣除生产成本后的净收益,根据股份占比进行分红。三是“固定收益+入股分红”方式,合作社先行支付农户部分地租,再按照合作社章程,拿出10%—40%的净收益组织农户分红。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镇村探索普惠分红模式,通过为社员购买商业保险、发放慰问金等,释放政策红利,吸引群众入社。
坚持联动发展,强化多要素资源保障。该县坚持要素先行,突出资源整合、政策倾斜,夯实基础保障。整合组织、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项目向合作社倾斜,累计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22.32万亩,开展秸秆综合利用106万吨,实施土地深翻32万亩,拓宽收入渠道。坚持“人才下沉”和科技下乡,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283人,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50人次、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才400人次,加强智力支持。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县委召开乡镇与金融机构对接会10余场,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贷”“土地流转贷”“共富贷”等金融产品,引入金融“活水”。积极推广三大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提高政策保险补贴力度,自缴保费由县财政与合作社按照1:1比例共担,县财政累计补贴保费106万元。 (王婉雪)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