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以“绣花功夫”穿起城市治理“千针万线”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为破解城市基层治理“单打独斗”难题,泗县坚持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持续健全完善城市基层组织体系、联动体系和共治体系,将党建引领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质效。
党建引领“落针”,强化上下联动组织体系。深入实施“领航”计划,建立县、街道(镇)、社区三级党组织责任联动、组织联动、制度联动,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县直单位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三联三共”工作机制,并逐级明确责任内容、落实措施、程序规范。扎实开展“红色物业暖民心”行动,成立业主委员会35家,推动成立114支小区先锋志愿服务队,累计解决小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900余件。积极发挥业主委员会作用,共计接收并调解业主诉求132件,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参与小区治理的归属感。积极推进全县114个小区按照标准组建小区党组织,打造2个省级“小个专”党建工作示范街区,成立快递物流、物业管理等10个行业党委,实现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94.2%。
互联互动“行针”,打造共建共享治理体系。深化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建设,吸纳145名县直单位、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等党组织负责人进入班子队伍。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区域定期会商、需求清单双向认领等制度,划定“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四类议事范围。落实“双报到、双通报”制度,定期收集反馈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全面推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建立依法履行职责主要事项、依法协助党委政府工作主要事项、社区日常出具证明事项“三项清单”,明确104项社区准入事项,有效为社区减压卸重。去年以来,全县4457名在职党员累计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7000余次,有效拓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渠道。
强基固本“走针”,夯实社区共治保障体系。实施“选青推优”工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6名3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社区后备干部,其中14人进入社区“两委”。健全完善后备干部基础报酬逐年增长机制,参照社区“两委”副职发放基本工资并逐年提升,实现社区干部梯队式培养、螺旋式成长。按照年均不低于10万元、15万元的标准落实社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为民服务送到家”活动,提供代买代办、免费义诊、关爱空巢老人、代收邮件等13项服务。同时,成立社区治理“联合服务小组”,轮流在社区内开展驻点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上门服务。花园井社区联合县直单位设立两家“家事审判点”,有效延伸基层治理触角。 (张慧友)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