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圈里的“报备”
母亲让我给表姐打电话,问问姨妈身体咋样。当下问这个话题,“阳”没“阳”是重点。姨妈今年83岁,母亲隔三差五跟她通电话,一直没听说姨妈“阳”了,但母亲还是不放心。
母亲让我问表姐,一是想得到姨妈的真实情况,二是打算将她没“阳”的事情顺利传递给表姐。明白人一听便懂,老人没“阳”过,春节就不便登门拜年。
打电话时,表姐正好在姨妈家。我问到姨妈的身体状况,表姐含含糊糊地说:“没事,就是有点儿轻微感冒,吃了点药好了。”表姐又问我母亲身体如何,我说还没“阳”呢,表姐听懂了我的言外之意,说春节就不来看望母亲了。
我询问表姐意见,我早“阳康”了,是春节去看望姨妈,还是出了正月再去?表姐不让我春节去,说她过几天打电话给三位舅舅,就说姨妈还没“阳”呢。
舅舅们是传统习俗的忠实追随者,每年正月初三定携全家去看望姨妈,今年若知道姨妈“阳康”了,肯定大部队如期到达。表弟中有两个从外省返乡的,表姐怕病毒交叉感染,所以决定对舅舅们说谎话,不让他们春节来串门了。
我必须支持表姐的意见,春节不去姨妈家,和表姐约好,等春暖花开时再聚。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今年,社区不再要求报备,但个人为了自己健康和他人健康,春节走访聚会,提前向亲友“报备”是有必要的。
这天,我给表姐打完电话,又和姑姑家的表姊妹联系,对大家“阳”没“阳”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又征求了大家春节聚会的意见,愿意登门拜年的便约好时间聚会,不愿意登门的,便线上拜年。
对于老年人来讲,子女也是他们健康的重要责任人,征求了子女意见后,再征求老人的意见。传统习俗需与时俱进,即便疫情彻底结束,春节走亲戚这事儿,也需要尊重对方家庭的意见,制定出皆大欢喜的过节模式。
作家岛田洋七在《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里写了一个小故事:昭广想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外婆买生日礼物,可外婆想要的礼物是帮她做打扫工作。所以往年春节送亲朋好友,特别是送长辈礼品,都要费些时间和精力,选来选去最后都是凑够一定金额便完成了任务。今年春节既然要提前在亲友中报备,干脆连长辈的礼物也报备一下,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有的长辈希望有人陪她聊聊天,有的长辈希望有人帮他干点活儿,有的则希望收到和养生保健有关的礼品,一一询问过,根据需求送个性化的礼品,才能送到长辈心坎里去。
春节,喜庆热闹,家和万事兴的老传统不能丢,但根据时代发展,要进行升级,加入接地气的过节新俗,才能让新春溢满幸福味道。
马海霞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