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绿色循环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天高云淡,大地披金。日前,在萧县王寨镇的萧辉供销合作社的青(黄)储饲料加工基地,一辆辆满载玉米秸秆黄储饲料的卡车缓缓驶出,销往安徽砀山、淮北、蚌埠和河南商丘等地。
“黄储和青储不同,黄储是等玉米成熟后,将玉米棒掰下后剩下的秸秆,打碎、压实、密封、保存、发酵,最后形成的饲料。每亩地能加工2吨左右,每吨售价300元上下。”合作社总经理王敦胜高兴地说,“相较于往年白白浪费的玉米秸秆,通过秸秆黄储每亩地最低能增收600元。”
萧县萧辉供销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以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为主的企业。今年春季起,该社先后与王寨、赵庄、青龙等8个乡镇的10余个村庄签订合作协议,总计承包了10000亩地。同时,该合作社还与河南省农科院等省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麦收后引种了“郑单919”“美佳605”“商都188”等优质玉米品种,一季子下来,仅玉米的纯收入就达850多万元。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种养结合,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于是我们便在如何开发秸秆饲料,全面提升玉米生产利用效率上下足了功夫。”说起利用玉米秸秆增收的想法,王敦胜兴致勃勃。
萧辉供销社先后考察了省内外多家牛羊乳制品生产企业和畜牧养殖企业,经过深入调研,基本掌握了国内关于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及牧草市场的需求信息,并与淮北曦强乳业、蚌埠五河牧业、砀山田丰牧业等牛羊乳制品生产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确定今年秋收时,可直接将玉米秸秆黄储作为饲料进入工厂。同时与河南豫东牧业、山东骊羊集团合作,采取种养结合模式,为村集体和农户提供免费母羊,由农户利用秸秆饲养、按年回收幼崽,达到助农增收、助企发展的效果。
“种养结合秸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玉米种植期间要尽量使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农药的配剂量要符合国家标准,要多施农家肥等。这就是绿色循环种养模式。”王敦胜颇为得意地说。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全县市场布局,根据项目实施情况适时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同时,拓宽秸秆利用渠道,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萧县供销社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张祖北)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