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正文

一行白鹭上青天

2022-09-14 15:33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朱集镇小张家,不过是灵璧县北数百村庄中的一个,地偏路远,平朴无奇。如果不是成千上万只白鹭的引领,真不知这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村庄,在短短几年内竟然面貌一新,如诗如画。不仅有桃源般的人间盛景,更有如火如荼决胜千里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拖尾河水自西北来,一路迤逦向东南,水面宽阔,绿水莹澈,两面岸堤上下密植白杨,野草蔓生,护住河堤,更显林木挺拔茂盛,翠意葱茏。绿墙般白杨倒映水中,天光湖蓝,水光碧绿,铺排而去,环围住千亩稻田。

河沿和通向稻田的小径都铺了水泥路,即便雨天,脚底也是干干净净。排灌站钳制住拖尾河的咽喉,输送源源活水,一泓泓清流顺水泥沟渠引入稻田。

县北秋季作物主要以玉米、大豆为主,水稻并不多见,但眼前千亩稻田一碧万顷,新雨初晴,湛蓝天空下,青青稻田宛若一块硕大完整的翠色琉璃,带给人无尽惊喜。

而在绿波摇曳的稻田深处,纵横起伏的沟渠两边,星星点点的白鹭密布其间,像碎雪,似流云,如轻纱,或成群结队,或三五成群,或独自蹀躞。听到声响,有一只飞向天空,立刻会有许多只掀开翅膀扑卷空中,嬉戏追逐,飞舞翩跹,像漫天绽放的白色莲荷。它们像是展示舞姿,又像是炫耀身姿,盘桓三五圈之后再徐徐栖止于青禾之间。

没有人知道这成千上万只白鹭从何而来。在种植水稻之前,拖尾河畔偶尔可见零星白鹭,白鹭胆小机敏,对水质和自然环境的要求苛刻,常人很难见到它的踪影。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诗经》中的白鹭是高傲纯净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诗绝句中的白鹭是诗意空灵的。“何人能识意,白鹭在寒洲。”宋代梅尧臣的白鹭是孤独苦寒的。

而在这里,没有外界的干扰和威胁,民风淳朴友善,环境富饶美丽,水源充沛丰盈。白鹭们从一首首不沾人间烟火的古诗词中飞出来,飞进这生机勃勃的漠漠水田中,飞入这绿树环抱绿水环绕的无边碧野中,尽情飞舞,从容漫步。它们或筑巢做窝,生儿育女,或捕虫捉虾,随意觅食。白色的身影飞掠于天地之间,勾勒出一幅祥和美丽的田园风情画。

其实,在皖北近代史上,朱集镇所处位置为水患之乡,十年九涝,土质又多为淤地和沙淤两合土,三天不下雨,土地就干旱张嘴巴。

新中国成立之前,灵璧县境水灾频繁,河道年久失修,常常出现“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现象。朱集作为重灾区,地形低凹,形如长碟,常常客水入境,内涝严重,积水难排。每当暴雨过后,田地变湖泊,陆路成水路,抬头明晃晃,四顾水茫茫。庄稼失收,芦苇和各种水生植物肆意生长。捕鱼、扒藕、割苇子或者开垦高滩荒地,成为当地一些居民维持生计的主要生活方式。

当地百姓下田劳动,方言称为“下湖”。“湖”是田地的代名词。灵璧县志载:“凡称湖者,昔皆民田或水汇处,岁旱或侥幸耕获。稍致雨霖,即为泽国,不足为恃,其新成者不载。”

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把兴修水利、防洪除涝作为造福于民的重中之重。全县建设九十多座排灌站,朱集占了三分之一。朱集多沟渠河塘,东有运料河,西有新杨河,南濒拖尾河,黄泥沟、康尤沟、苗河沟等沟渠布满全境,大小汪塘数不胜数。

即便如此,朱集镇因为特殊的地理结构,每当汛期,雨水仍然被视为猛兽强敌,几十座排灌站虽然昼夜不停地工作,仍然不能完全解除水患之忧。

张家村位于朱集乡西南部,南部和老汪湖接壤,北部紧挨拖尾河,西与埇桥区搭界,地形低洼如盆底,每当雨季,沟满河平。每逢暴雨,水位比张家村高出将近一米的埇桥区,如同悬河源源不绝地灌入。张家村本村的水尚未来得及排完,在上游的老汪湖和埇桥地区的客水汹汹而至。

大水过后,洼地成湖,平地水漫。退水之后,遍地狼藉,辛辛苦苦播种的秋季作物因为旱涝无常得不到保障。靠天吃饭,一年只收一季麦几乎成为了常态。很多百姓宁愿出去打工,低价租转土地,不愿再把劳力徒劳地付出。

张家村这种情况,也几乎成为朱集全镇的缩影。

如何变水患为水利?变废地为宝地?变靠天吃饭为旱涝无忧?如何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多方向延伸,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设美好的环境,让老百姓过上更称心舒适的生活?

长年水患冲积使朱集土质多淤土,西部为沙淤两合土。全县47个土种中,较好的土种只有八种,朱集占了两种。

所谓淤土,耕层质地以黏土为主,富含矿质养分,肥沃度偏高。两合土质地适中,结构良好,表层50厘米之下埋藏着黑色淤土,保水保肥,高产稳产。

朱集镇党委政府多方考察,实地学习,立足本镇乡情地域实际,深入田间地头勘察,化验分析土壤成分,水稻专家专业指导论证,推断出本地土质适合水稻规模性种植。

但改变老百姓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改变一季小麦一季豆或一季小麦一季玉米的传统耕作模式,把土地集中流转,扬长避短,提升现有的耕作环境,兴修水稻种植所需要的各种水利配套设施……谈何容易?何其艰难?

70年代,朱集曾经有栽种水稻的历史,所种土地被百姓呼为“稻坂茬”。因为水稻地块零星分布,水利设施跟不上,农民欠缺管理水稻的技术和经验,虽然知道土壤和气候适合种植水稻,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但因为各种条件的钳制,没能坚持下去,更没能形成规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谓的大历史,其实是由无数的小环境小事件影响、发酵、推动而形成,滚滚历史长河由此而气势庞大,气象万千。

朱集镇政府逆势而上,克服重重困难,大力推进“旱改水”项目,扶持壮大水稻产业,其实是在改写灵璧县北传统耕作方式的历史,改写朱集千百年来农民耕种土地的变迁史,改写灾难之水变身为生命之水财富之水的传奇和凯歌。

经过朱集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争取,自2021年以来,国家下拨项目资金千万元,对中低产田,低洼易涝地块进行“旱改水”改造,先后建成了机井、泵站、桥涵、沟渠、倒虹吸、砂石路等基础配套设施。2021年3月,朱集星光村率先流转土地进行“旱改水”工程试验,水稻亩产1600斤,比过去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增收许多。刘寨、张家、岳巷、双杨4个村紧随其后,旱改水面积增长至8000余亩。2022年小麦亩产达到1500-1700斤/亩,增产近三分之一,其高产量在历史上也实属罕见。秋季的水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从前的一年一季小麦、一季玉米或大豆,变成了现在的一年一季麦一季稻,土地的产出效益在提高,稳定的生产能力在形成,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局面形成良性循环。

征程只是刚刚开始,其后还有更深远更开放性的规划——朱集镇将继续扩大“旱改水”面积,在此基础上发展水产种植养殖;延伸生产链,拓展各种深加工行业,充分调动土地流转出去之后的剩余劳动力;打造“渔、光、旅、林”宏图,建设宜养、康养、宜居、富居的生态乡镇。

“旱改水”项目的实施,在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一切都充满了自然和谐之美。

请你闭上眼睛,想象在一个圆月之夜,千亩稻田蓄满了清水,田头的灯光倒映水田,天上的月亮倒映水中,插下去的新苗在充满滋养的水田中努力地生长,林木幽幽,水光深深,那种寂静无声而又空灵诗意蓄势待发的美,让人在沉醉中忘却归路。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千百只飞翔在古诗词中的白鹭,翔集于江南水泽田乡深处的白鹭,一路辗转,纷至沓来。它们穿过一方又一方水田,盘旋一块又一块土地,携来的不仅仅是祥瑞和美好,更给这块土地注入了灵气和诗意,信念和希望,还有不断更新着的唯美诗行。

□谢金陵

责任编辑:王亚东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