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独看秋云闲  

2022-09-07 17:09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四季的云,各有特点:春云浮,夏云穆,秋云闲,冬云重。春天,草木初初生发,阳光呆萌,云朵浮浪;夏天,温度狂躁,催生了如涛如象的云团;冬天,气温冷肃,万物沉寂,低垂的云团直如凝滞的铅块。

而秋天,金风送爽,同时送来了一个天高云淡的世界。秋云列空,或轻盈一朵,或丝丝缕缕,或如烟弥漫。只有秋云,才被冠以“巧”之美称。

诗人秦观在《鹊桥仙》里写到的“纤云弄巧”,指的便是秋天的云。张爱玲深谙“八月巧云”之美,十八岁时便将赏云看做精神的微醺,与“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风笛),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车上伸手摘树巅的绿叶”——都是生命里华美的袍。

秋云之“闲”、之“巧”,其实寄托着一种审美情味。

而秋云之美,令人心怡神飞。

八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我在讲座的课间,走出教室,想倚栏休息一会儿。忽然,我端着水杯的手停住了,我看到操场地面上,一大片薄薄的暗影,虚胧胧,毛茸茸的,竟在缓缓飘移!我循着影子往上看,天空一蓬硕大的云团在徐徐地走,雪白,松散,闲逸。

慢慢地,它飘走了。地上的云影也飘过楼宇、飘过街道、飘过广场,远去了。

头上的蓝天,空了下来。这片天空,刚才还停着那么漂亮的云,是不是只有我看到了呢?不会的;但也许只有我,为那白云的飘走,愣了那么一刻。

我想起白云亲舍的典故,《旧唐书·狄仁杰传》:“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

吾亲在云下。这让那缥缈之云,顿时有了温厚的故乡情味;白云在,至亲在。无论天涯海角,一个人,都会被头顶上那白云一般的亲情看护着、牵念着。云,真是富有情义的呢。

八月暑期,陪同朋友去西山散心,夜宿太行主峰半山腰一家民宿。那里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晚来,枕着苍苍山影和万籁俱寂,睡得仙人一般。更妙的是,每天晨起,有流动的白云,定时来访。它们从对面山坳出发,逶迤而来,飘进窗口,进入室内,经过我们身边,流向外间,又一缕缕,从窗口飘出,往山下去了。

站在窗前追着云看,只见云绦烟绕里,山隐水迢,一股宋代山水画的韵味。山川庄严,笼着白云的迷蒙与秀逸。

云,给人以来去无踪、无根无定的游离意味。在古代,人们将四方游历叫作“云游”。四海萍踪,恰如那云聚云散。但无论行走何处,头顶总是同一个天,天上总会有云;想我的时候,你就抬头看,哪朵白云最漂亮,我就在哪一朵云下。千里万里,白云素笺,传情达意,可慰我心!

可看、可触、可叹、可亲的云!

第一次坐飞机,出没云间,真如庄子的逍遥游,令人胸襟开张。那时,飞机爬升到了巡航高度,舷窗外,远远近近,一派白云世界。它们厚厚地铺满视野,成峰成岭,成江成海,成浩渺的雪地。空间无限远,而时间好似已凝滞;宇宙无限大,人生如芥子。这悠悠白云世界,如此的苍茫空旷。天地玄黄,而九霄一色,真想走进去,在云间起舞呀。

四季的云,各有其美。虽云卷云舒,聚散无常,但好在,天空永远有云,你看或不看,它都在那里。当心情因纷纭世事扰攘成结,不妨抬头看看天空的云。什么是云淡风轻,云,一定会告诉你。

□苦茶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