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的微调
首先声明,我做事情不喜欢拖拖拉拉。
如果单位里的领导指示我写一份材料,我会牺牲午休时间,或者是开夜车,尽可能地以最快的速度完稿;如果家里的领导(妻子)早晨吩咐我:烧菜用的油已经没有了,抽空去街上买一壶。那么,不用等到中午,妻子想要的油就会出现在厨房的台板上。总之,我做事情是非常麻利的。尽管偶尔某些领导对我办事的高速度也有微词(大意是“做事太快,十快九假”),我也不会将办事的速度降下来。
做事既然麻利,为什么要言“效率不高”呢?一言以蔽之,仍旧是:因为太麻利,所以效率不高!就比如上述两例,如果那份材料完稿之时,领导突然来了个电话,指示我材料“主题”要彻底改变;如果妻子看到满满的一壶油后,说酱油瓶也空了,怎么就不能顺便捎一瓶酱油呢?每每此时,我唯一能怨的,岂不就是我的做事“麻利”?起初,自怨的同时,也想着如何调整“效率”,也曾一度因办事速度和效率都比较高,而受到家里家外领导的好评。但从去年开始,我在干某些事情时,反而刻意追求“效率不高”了。个中曲折,且听我细细道来。
凡事有两种:动脑子的和动体力的。我好孬是个写作爱好者,因为领导的多变而要把已写好的材料重新再来,实际上是多了一次练笔机会,对业余写作没什么坏处。至于因考虑不周全而多上了一次街,多走了一些路,就更不是什么坏事了。步入“不惑之年”后,最直接的“惑”,要算我的肚子(去年腰围已接近二尺九)。偏偏供职于一个“脑力劳动”单位,每天的活动量实在太小了。单位里,四十岁以上的同事几乎都是胖子,偶尔聚在一起,也议论如何减肥,但平常时候,他们都是些办事“效率”极高的人。一般每天只上一次街(上街来回约600米路程),常常是买菜、购物、送小孩“一条龙”流程,唯恐多走了一步路。
和单位的胖子比起来,我算是“苗条”的了。为了避免步他们的后尘,我除了在吃、睡方面比较注意外,办事情也尽量“拖沓”些。比如,早晨起床后,我起码要上两趟街:买早点、买菜。菜场旁边就有卖早点的,我偏要跑到和菜场方向相反的另一家早点铺。中午,我一般都要去一趟邮局,目的是取刚刚收到的稿费单。傍晚,我是肯定要再出去转转的。这样一来,我每天至少要上四趟街,而且每次都是步行,从不骑车什么的。有时单位同事见我“喜欢跑”,便将缴纳水费、煤气费一类的事托付给我,我当然也乐此不疲。至于妻子“指示”我做点体力活,我更是完全遵照执行……
自去年春季到现在,我的体重非但没增加,还减轻了三斤,腰围也降了一寸,更没出现过头晕、乏力等胖人们的常见症状。凡此种种,真的要感谢“效率不高”呢。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必须继续降“效”!
霍寿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