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人和模范可敬可信可学
商 农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重要回信,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拉高标杆、落实举措、奋力而为,持续推出更多的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在全社会厚植精神文明沃土,凝聚奋进新时代强大力量。
凡人善举最能温暖人、感动人、激励人。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很多都身处在平凡岗位,但是他们以平凡之身谱写出可歌可泣的精神篇章,生动诠释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德不孤,必有邻。”持续推出更多的好人和模范,为的就是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千千万万个平凡人、普通人从中获取情感共鸣、激发向上向善力量。
多年来,我市各级文明办一直大力开展“我推荐我评选身边好人”活动,通过科学规范的评选机制,发掘一批群众身边的好人和模范。坚持公平、阳光、透明原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群众讲、让群众评,切实增强推荐评选活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确保评选出的好人和模范过得硬、立得住、叫得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出引领示范作用。
榜样是看得见的标杆、听得见的号角、读得懂的哲理,让人们易于接受、乐于追随。要广泛深入宣传好人和模范的先进事迹,积极营造向上向善浓厚氛围。要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浓墨重彩地展示好人和模范的人性闪光点,塑造有血有肉、鲜活可及的榜样形象,让群众感到可敬可信可学,努力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
明德惟馨、德行天下,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才会层出不穷,凡人善举才会不断涌现。要完善褒奖好人和模范的政策措施,形成关爱好人、褒奖模范、激励向上向善的长效机制;在各方面给予他们尊重、支持和帮助,树立起“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带动更多人崇德向善、争当好人、争做模范,积小善成大善,积小德成大德,让文明道德之花竞相开放。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