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汴水流韵  > 正文

遇见目连戏

2022-08-15 10:57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天还没有完全黑透,露天戏台上就亮起了柔和的灯光,一阵激越的锣鼓钹声响起之后,脸上画着脸谱,身着戏服的生、旦、末、净、杂、襟等角色陆续进场。在箬坑,与一场“目连戏”的相遇,让我惊叹一个古老的剧种如同一株箬叶,在偏僻的山坞里生生不息,顽强生长。

箬坑古称环溪,是徽州祁门历史悠久的古镇之一,这里绵延着牯牛降翠绿的山峦,山清水秀,溪水流淌,民居粉墙黛瓦,有着徽州古村落宁静、古朴与典雅的气质。距此不远的祁门古戏台群、大洪岭古道、祁红原产地等著名景点景物,既隐藏着古徽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又彰显着一方水土的地域特征。而活跃在这里的传统剧种目连戏,就是徽州文化一个代表性的符号,任岁月更替,时光流连,以一种特有的形式延续着民风乡俗,书写着不朽的传奇。

如同徽州傩戏一样,目连戏是活跃于民俗活动中的一个古老的民间剧种。据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最初讲述的是一个“目连救母”的佛家经典故事:一位名叫目连的人,其母不敬神灵,死后被打入地狱。但目连孝母情真,下到地狱寻母,历尽艰险,终于感动神灵,救母脱离了地狱。这个故事因彰显“孝道”,以传说、杂剧等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为借戏曲劝人为善,匡正社会之风气,在传说、杂剧、变文的基础上,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分上、中、下三卷,共一百零二出,此剧从此被称作“目连戏”。郑之珍出生祁门清溪村,为明万历补邑庠生,他曾在《新编目连戏救母劝善戏文》的序文中自述:“幼学夫子而志春秋,惜文不趋时,而学不获遂,于是萎念于翰场,而游心于方外。”由此看出他编撰目连戏的初心。郑之珍死后葬于祁门清溪村,在渚口乡清溪村西北的乌株山圣堂坞,如今依然有人到他的墓冢前祭拜。

戏曲源于生活,寄托着人们最淳朴的情感。郑本《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有着劝善惩恶的最朴素的情怀,也表达着驱邪祈福最原始的愿望,同时融入了徽州地区的民俗风情,因此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一经搬上戏台,立刻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徽州,许多村落成立了戏班,形成了专业性的演出队伍,每逢重大节日,戏班走村串户,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

舞台上演出的是《目连救母》其中的一个折子戏《上寿》,尽管唱词似懂非懂,演员的一招一式却有板有眼,说唱、打斗拿捏得细致入微。目连戏在漫长的演出之路上,融入了人们的爱恨情仇,也吸取了武术、魔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演出时穿插着筋斗、蹬坛、跳索、跳圈、窜火、蹬桌、滚打等武戏表演的特殊招式,将“唱、做、念、打”融为一体,为古老的剧目增添了趣味性,也为后来徽班的武戏表演奠定了基础。《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民间舞台上久演不衰,并随徽商的脚步传播到大半个中国,而流传于池州的目连戏又形成了红极一时的“青阳腔”,它与“徽州腔”一并称为“徽池雅调”,从而取代弋阳腔在剧坛上的位置,为后来徽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它对川剧、汉剧、豫剧、昆曲等诸大剧种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演出结束,脱去戏装,刚刚在舞台上演得有板有眼的角色,站在眼前是一个个淳朴的村民。剧团领班是一位身材结实的中年人,名叫叶正初,是一位传统文化的热心传播者。徽州祁门目连戏素有“出在环砂,编在清溪,打在栗木,唱在马山”之说。环砂、清溪、栗木、马山是祁门几个古村落,也是编演目连戏的几个出了名的山村。叶正初是马山村人,他所在的马山目连剧团曾经受邀参加2015年上海戏剧学院校庆七十周年演出,2015年受邀赴香港澳门演出。如今,他既是演出戏班的负责人,也在戏班中担任重要角色,对目连戏执着、痴迷。说起目连戏,这位土生土长的徽州汉子,滔滔不绝,眼中充满了神采。

盛夏入夜的山村,暑气渐渐散去,浩渺的天空繁星点点,微风从山坳吹来,夹带着淡淡草木的清香,村上人说,那是箬叶的香气。望着演员们离去的背影,我忽然联想,活跃于山村的古老戏曲,就是传统戏曲中的一株“箬叶”,生长在山村,没有惊世的容颜,甚至难登大雅之堂,却暗香自来,让人久久回味。

姚中华

责任编辑:王亚东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