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觅七夕
七夕,月华似水,我站在窗前,静静地仰望星空,不想打扰牛郎织女短暂而幸福的相会,脑海里却跳出白居易的《七夕》诗:“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七夕,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浪漫节日。这一天,无数的诗人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我们就在诗词里去寻觅古人的七夕吧。
汉朝《迢迢牵牛星》是最早写七夕的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传统爱情故事之一。天宫里的织女和姐姐们偷偷下凡到人间游玩,正在碧莲池洗头时,邂逅了善良憨厚的牛郎。织女爱上了牛郎,遂下凡和他结为夫妻,还生了一双儿女。天上王母娘娘知道了很生气,把织女捉回天宫,牛郎挑起孩子就追。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一划,一条银河隔断了他们。“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牛郎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可一水之隔相望而不得语。隔河悲泣,感动了玉帝,允许每年七月七由喜鹊搭桥,让他们在银河相会。于是,就有了“七夕”节,后成为中国人的“情人节”。
李商隐写了一首悲情的七夕诗。“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诗人在七夕晚上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织女分开掌扇,走出凤幄,已经过河,与牛郎相会在喜鹊搭起的鹊桥上。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早亡的爱妻,再也无法与她相会。诗人多么渴望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一起听鸟鸣,一起看花开。可诗中“争将”一词,写尽与亡妻天人阻隔、阴阳渺茫的极致哀叹。
多情才女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写道:“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此时的李清照,新婚燕尔,丈夫赵明诚却要外出任职,留下她一人在家,让她倍加思念。“草际鸣蛩,惊落梧桐”,七夕之夜那么静,草丛中蟋蟀的叫声那么清晰,连梧桐的叶子掉地上也能听到。夜深深锁愁云,何等的寂寞孤独。举头望天空,牛郎织女今夜尚能相见,自己却无此机会。李清照巧借天上牛郎织女相会,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这是她郁积于内心的离愁别恨。诗以牛郎织女传说为寄托,诗境奇丽,写透了青年男女的离愁别恨,凄恻动人。特别是“愁浓”二字,写尽相思。
众多七夕诗词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独树一帜,立意高远,告诉我们,人间的离合悲欢古已有之,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彼此真诚相爱,哪怕天上人间,也会心心相印。特别是最后两句,给牛郎织女的爱情赋予了永恒的意义,成为歌颂爱情的千古绝唱,脍炙人口,流传千年。
古诗词里寻七夕,平平仄仄觅真情,不管海誓山盟还是地老天荒,七夕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邓训晶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