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汴水流韵  > 正文

片云之旅

2022-06-06 16:38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到达黄山时已是晚上11时,翌日凌晨4点起床,从北面坐缆车上山。沿着光滑的缆线,缆车在峰巅和山谷之间急速而平稳地滑行,窗外雾很大,除了偶尔一闪而过模糊的山峰外,别的什么也看不见。在人们此起彼伏的惊叫和笑声中,缆车将我们由山脚下一下子提升到海拔600多米的西海排云亭。

下了缆车步行不远,来到一条石结构的长方形风景凉亭,下临深壑,面积不大,只有约二十平方米的样子。这就是排云亭。乍一听,觉得这个“排”字用得别致。以这峭壁上的弹丸之地,对应着茫茫云海和远近高低形状各异的翠峰,这在美学上是不是本来就具有着某种特别的意味?在缆车上就听导游介绍,西海是一条大峡谷,周围又遍布峰林,因而时有烟云缭绕群峰,或浓雾随风奔流,势如大江大河。上来一看,果不其然。只见谷中云雾升腾,蔚为壮观,漫天云雾随风飘移,上升下坠,回旋舒展。有时又波起云涌,浪花飞溅,宛若惊涛拍岸,又似翻江倒海,山峰被云海淹没,峰尖成为云海中的岛屿。站在排云亭上,面向群峰大壑,只见乳白色的雾一团团地向下流泻,不,仿佛是谁用一支巨大而无形的排笔,将大团大片的云向深不可测的沟壑中挥洒过去,直搅得云蒸霞蔚,一时辨不出真真假假,辨不出山上山下,天上人间竟然就这样被混淆了界限。到此时此刻,我才或多或少体会到了“排云亭”三个字的妙处。山色空蒙,变幻万状,正迟疑间,忽听人群惊呼“快看”!顺着所指方向望去,原来是浓雾中露出了对面山峰的轮廊,隔着深不可测的沟壑,嶙峋的岩体历历在目。然而也就是在瞬息之间,又隐去了她的身影,只留下一份神秘,引人作无边无际的遐想。

细雨悄然落下,云雾聚散无定,飘飘荡荡,入人襟怀。如满筐满篓新摘的棉花,如淡入一盆清水中的牛乳,或如极轻柔的白纱,轻挽在山峰隽秀的脖子潮润的表面。云生、云起、云驻、云往。云雾向东,云雾向西,云雾向南,云雾向北。在山中流动,便逐渐融为了山的一部分;流向平原,则化作人家水井中的甘霖,散为原野上的雨露,滋润了田间禾麦,以及大路小道旁的野草新花。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而云以青山为体,青山以云为衣,自古至今多少人面对这茫茫云海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并与之进行了心与心的对话?有诗人可以为证。唐代韦绶写道:“清气爽时尘外见,碧烟飞处静中看。”宋代鲁宗道写道:“三十六峰凝翠霭,数千余仞锁岚烟。”元代郑玉写道:“几千百涧流苍玉,三十六峰生白云。”明代徐霞客写道:“山高风巨,雾气来去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尖而高的山,时没为银海。”而清代龚自珍则形象而夸张地形容为:“海起山中,云乃海族。”……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上,他们兴致勃勃地来了,看过这世间奇景之后,又恋恋不舍地走了,前赴后继,络绎不绝,一代又一代,踩着前人的后脚跟我也来了,一边看着、想着,一边默诵着前人的诗文,一种别样的感情顿时涌上心头。

那每一片云一定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涵咏着她一份美好的心情。她飘呀飘呀,没有烦恼的心情,没有无聊的寂寞,兴致来时你拉着我,我牵着你,漫山遍野地徜徉,闲时就静静飘荡在山峰之巅,或悬浮在半山腰处,或悄无声息地融入丛林树木的枝枝桠桠间。在一个小书店里寻得一本摄影集,幸运地看到了一组黄山云的照片。那一帧帧照片方寸之中记载着5月杜鹃红遍的时候,她惊鸿一瞥,山涧小溪里留下过翩翩丽影;梅雨时节,细雨霏霏,群山万壑间,是她在恣意泼洒着无限的激情;秋天来时,天高地远,白云茫茫一铺万顷,平添了几分散淡、闲适和超脱;到了冬天,皑皑白雪装点得河山素净如新,到处一片银装素裹,黄山此时却俨然一位娴静的处子,将自己安静的一面,展示在那些山道间慢慢行走的人们面前。我这时突然发现,自己离绝版的水墨山水竟是如此亲近。

黄山于我好比是一位仰慕已久的恋人,即使远涉千山万水也要相见,否则,恐怕我的灵魂不得安生了。人生天地间,宛如一片云。多想化作一片薄云,与黄山朝夕为伴,但细想来,我与这山中的云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区别。我就像一片云一样,从皖北到皖南,坐公交乘火车,一路风尘仆仆来游黄山,也是为了了却多少年的夙愿。不过,要想活出云的一番姿态和韵味来,却是很不容易的。

晁明弟

责任编辑:王亚东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