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的“卫士”
在这里,有一群职业的生命守护卫士,他们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尽职尽责做好护理工作。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男性护理工作者悄然走进医院的各大科室,特别在重症监护室里,他们用内心的善良、坚定和刚强,带给患者以更多的力量,成为护理岗位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谨以此版献给5·12国际护士节
鼻饲营养
ICU于我们眼中总是带着些神秘的气息,常年紧闭的大门,将世界分割成生与死的间隔,门外是焦急等待的病人家属,门内是医护人员与死神24小时无休的战斗。从字面上理解,ICU即“重症监护室”,但记者认为另外一种解释——“I see you”(我照看着你)更能体现出战斗在其中的白衣天使们的温暖与辛苦。
5月5日7点半之前,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顾陈峰准时来到科室,换上医护服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记者跟随这位“90后”的小伙,见证ICU护士平凡而又神圣的一天。
输液核对
接班之后,顾陈峰立即进入工作状态。每天早上来到ICU第一件事就是要为患者擦身、拍背,保证患者身体干净舒适,看到一位患者胡须长了,顾陈峰拿来一把剃须刀轻轻地为他清理,顾陈峰告诉记者:“以前患者修剪头发、胡须等都是由家属来做,现在由于疫情管控家属探视,这些事情也由我们接手了。患者本来就被病痛折磨,我们最起码要让他们的身体清爽一些。”
紧张抢救
心里抚慰
翻身、拍背
气管插管
擦身之后到了早餐时候,顾陈峰拿起一支管子,动作轻柔地通过管子抽吸流质营养液为一名患者注入。由于ICU的大部分患者都是昏迷或神志清醒却没有自主活动能力的,许多患者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除了常规治疗外,ICU的护士需要给患者清理大小便、擦浴、洗头、喂饭等,此外吸痰、翻身、拍背、更换气切敷料、更换引流袋等环节,在这里也是每天必做的功课。顾陈峰一边冲洗着刚刚使用的喂食管,一边告诉记者,ICU的患者需要不间断地监测心率、血压、血氧、脉搏等生命体征,不少患者需要用到呼吸机、输液泵等仪器,护士也需要实时监控这些仪器的情况,“这里的患者可能随时都会出现危险,所以我们需要手里干着,耳朵听着,眼睛看着,密切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每时每刻都丝毫不能放松,以便发生情况时及时通知医生……”
准备输液
说话间,一位患者突然出现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情况危急,顾陈峰和同事们迅速协助医生气管插管,并准备呼吸机等,经过10几分钟的抢救,患者转危为安。在ICU里,这样的场面经常在上演,这群白衣天使随时在为患者生的希望战斗。
对于男性从事护理工作,顾陈峰认为已经很普遍。“我们科室现在有40多名护士,其中一半是男性。男护士具有一些天然优势,比如在搬运身材高大、体型比较肥胖的患者时,或是在给患者翻身时,力气大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顾陈峰说,护士这个职业不一定要明确区分性别,一个行业融入不同性别的从业者,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全新的氛围和活力。
从2013年进入市立医院ICU工作以来,顾陈峰每一天都看到门外是心急如焚的家属,门内是不停奔走的医护人员,家属与医护两个群体隔着一扇门,都在为挽救生命而努力。责任之重,莫不过于性命相托,“从走进ICU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知道自己的责任。即使我们的工作千般繁琐万般困难,也会用真诚细致的心尽职尽责尽力做到守护患者、敬畏生命。”
图/特约摄影 鲁卫民 文/记者 徐 蕾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