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新时代 巾帼展风采
省三八红旗手陈红梅:扎根基层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我镇今年谋划在张新庄村建设一个占地60亩的电商冷链物流园,可接纳150家商户入驻,年创税收5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将有力促进乡村振兴。”日前,见到砀山县赵屯镇党委书记陈红梅时,她正在谋划申报乡村振兴项目。多年来,陈红梅牢记宗旨、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促进赵屯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注重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
“种植金牧粮草,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新模式,是传统农业转型发展的一条新路子。”2021年10月,在赵屯镇万楼村金牧粮草种植基地,陈红梅鼓励种植户赵勇大力发展金牧粮草生态循环种养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以生态健康助力乡村振兴。
对全镇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陈红梅经常走村入户深入细致调研,坚持发展特色产业为主导,注重抓好效益农业,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引导农村能人发展循环经济,补齐全镇农业发展短板,引领全镇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目前,该镇采用“政府+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建立万楼村金牧粮草、汪屯村葡萄大棚、赵屯村冬枣大棚等特色产业,切实增强农村经济和市场竞争力,走出一条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路。
扎实工作 为群众办实事
在各项急难险重工作中,陈红梅总是冲锋在前、现场指挥、把握全局,做好组织协调,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于工作始终,努力践行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2021年6月中旬,砀山县小麦已经成熟,由于收割时间紧,收割机相对紧张。面对巨大的收割压力,6月11日,陈红梅召开紧急会议,要求镇、村干部要千方百计帮助麦农联系收割机。一声令下,镇村干部各尽所能,上路寻找跨区流动作战的收割机,帮助农民抢收、抢种。全镇干部一夜未眠、奋力联系,共找来60多台收割机。两天时间2万多亩小麦在雨水来临前全部抢收完毕,村民激动地“拍手称赞”。
2021年8月,河南商丘市出现疫情确诊病例。由于赵屯镇与河南交界,为加强入砀通道管控,陈红梅带领镇村党员干部24小时值守。她组建镇防控工作专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经常在砀夏路监测点防疫一线,深入企业、集市、商超等,带领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劝导,做好防疫宣传、入户排查和服务保障等工作,让党旗飘扬在防疫一线。
2021年汛期来临,陈红梅在防汛一线紧急部署,全面排查安全隐患,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及时掌握灾情动态。她带领群众开展积水排涝和抢收抢种,使收割秋粮和播种小麦顺利进行,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提高水利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彻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涝灾问题,她科学谋划,统筹协调,研究制定《赵屯镇沟河整治工程三年实施行动实施方案》,利用三年时间对全镇沟河全面整治,形成小沟入中沟、中沟入大沙河的排水网络,制定沟相通、河相连、通畅排水的治理目标,可有效解决全镇6万余亩农田排水问题。
培育新风 建设和谐家园
陈红梅积极组织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宣扬勤以立身、俭以持家、孝以事亲、诚以待人、和以处事的理念,积极开展“五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活动,广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事迹,传递社会正能量,带动文明乡风的形成。日常生活中,她关心妇女群众的愿望、疾苦,并看望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积极组织开展妇女维权宣传,尽职责所能帮助解决她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陈红梅以“亲民、务实、沉稳、干练”的工作作风,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令人满意的实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答卷,显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风采。 文/图 李艳龙 蒋新平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