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4月4日电(记者鲍晓菁)“不使烟尘扰悼念,鲜花一束慰先人”——4月2日,安徽省合肥市杏林街道的61户居民,用这种方式完成了清明祭扫。 “蜀山巍巍,淝水汤汤。虚怀肃立,虔祀吾先。祈风调雨顺,冀家和人兴……”伴随深沉低缓的音乐,在礼仪师的主持下,人们诵读祭文、点烛,完成祭礼。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清明共祭活动。去年我爱人不幸去世,和家人商量后,我们尊重爱人的遗愿,选择江葬的方式让他回归自然。现在每年,我们都会来到街道清明共祭的现场,来表达我们的思念。”居民刘玉池表示,不管是江葬还是集体共祭,都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祭奠方式。 合肥市交警、民政等部门预计,今年清明节,该市将有约190万人次参与清明祭扫活动。合肥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长张年长介绍,为了树立文明祭扫、简朴庄重的清明文化,合肥市民政等部门和社区、街道组织开展了集体公祭,在小蜀山烈士陵园悼念烈士和遗体捐赠者,悼念诵读会等活动;合肥市杏林街道还安排社工、心理辅导师上门慰问新丧主。 记者了解,今年清明节,合肥市还实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在非指定区域焚烧冥纸,陵园将为祭奠民众免费提供鲜花。 “为了纠正丧事大操大办的陋习,近年来我们民政部门一直在大力推进生态葬、节地葬等工作,2017年合肥市有724名逝者的亲属选择了不留骨灰的生态葬,而3100多名逝者亲属选择了节地葬。”张年长说。
① 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拂晓报社 | 关于本站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纠错热线
Copyright © 2009-2018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皖网宣备080012号 皖ICP备09024216号 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拂晓新闻网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皖北晨刊及本网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
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