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遏制高额彩礼“攀比风”
“节约从简一身轻,乱要彩礼有压力,借钱结婚不可取。坑自己!恋爱婚姻根基石,诚意攀亲通情理,不摆阔气不收礼。皆大欢喜……”日前,在砀山县葛集镇白腊园村“桃花开红娘驿站”,红娘王梅花唱着编排的《移风易俗三句半》,向前来寻求好姻缘的单身男女传递文明婚俗新风尚。
为了给适龄未婚青年“牵线搭桥”,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葛集镇党委在白腊园村成立了“桃花开红娘驿站”,组建“公益红娘”队伍。红娘在说媒过程中,还化身移风易俗宣传员,引导大家理性看待婚姻和彩礼,培育健康向上、节俭文明的乡村婚嫁新理念。
成立“红娘驿站”,是我市推进高额彩礼综合治理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我市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以综合治理高额彩礼、大操大办为突破口,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制定全市《关于推进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建立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联席会议机制和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专项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农村高价彩礼专项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各牵头部门共同研究、共同部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推动各县区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围绕抵制高额彩礼、杜绝大操大办等方面开展议事协商。引导各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指导制定倡导性标准,根据各地情况试行随礼、彩礼等实施标准,推动村(社区)将抵制高额彩礼、实施倡导性标准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选树“低彩礼”“零彩礼”典型家庭,以颁发证书、免费体检、婚庆优惠等形式予以礼遇;将抵制高额彩礼纳入积分制管理,让“零彩礼”“低彩礼”家庭获奖励、得实惠。邀请红娘代表、老执事代表、新人代表讲述婚事新办的身边故事, 发挥先进典型带动作用,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和示范引领,激发群众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带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人才赋能
注入多元共治“新活力”
“多亏你们的协调帮助,孩子们的事终于解决了!”近日,在埇桥区三八街道金园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4名家长向“五老调解团”的“银发”调解员们连声道谢。一场因孩子玩游戏引发的医药费用纠纷,在“银发”调解员们的努力下成功平息。
为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金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深挖社区“银发人才”,成立由49名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调解团”。“银发”调解员们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凭借自身独特优势,将一件件矛盾纠纷巧妙化解在萌芽状态,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和事佬”。
人才是基层治理的关键要素。我市不断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人才库,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使用政策,改善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引导新时代“能人”参与基层治理,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全市范围内系统开展基层治理人才摸底排查工作,重点从基层党组织书记、退休干部、社会组织工作者、乡贤五老、法律明白人、优秀网格员等群体中选拔推荐优秀人才,为基层治理人才队伍注入“源头活水”。打造“议事”品牌,以砀山县“干群夜话”、泗县“围楼夜话”、灵璧县“邻里议事亭”、萧县“五老调解室”、埇桥区“家事调解闺蜜团”等具有地方特色基层治理品牌为基础,形成宿州基层治理品牌矩阵。
充分发挥新时代“能人”在基层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常态化开展“村民说事会”“小区会客厅”“评理说事点”等活动,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群众意见和诉求表达渠道,引导民事民说、民事民商、民事共办、民事民评,有效帮助群众解心结、顺心气,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当主人”“唱主角”“拿主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守正道而开新局,致广大而尽精微。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努力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版权所有: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