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腊月,寒气袭人。在埇桥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内,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即使临近春节假期,但项目建设、工厂生产、工人赶工却未停下脚步。
宿州中农秸美科技有限公司纤维干燥车间内,工人正在冲洗纸机毛布。
走进宿州中农秸美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将刚“出炉”的纤维素成品码放整齐并搬运上车,即将发往河北、山西、福建等地。
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纤维素被广泛应用到造纸、纺织等行业。产品看似大同小异,但这家公司的生产工艺“含金量”却很高。
“我们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将高活性生物酶应用到提取纤维素等工业原料之中。”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晓东告诉记者,公司将小麦秸秆等“农业废料”加工成“工业原料”,生产出的纤维素成品达到“食品级”,造纸厂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厨房用纸以及中性书写纸等产品,有效突破过去造纸行业的高污染瓶颈,提高了下游工厂的生产效率。
不仅如此,通过分离酶化原液,还可以提取出黄腐酸和木质素,分别用于土壤改良和航空煤油原料,真正实现“吃干榨净”和“高质高效”。“目前,生产产品的是我们的试验线,满产情况下能够使用2万吨原料。”陈晓东告诉记者,8万吨生产线将于下半年正式动工,可以带动本地秸秆的“无害化”高效利用,为园区产业发展贡献新的动能。
在园区,除了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加足马力抓生产,一些纺织企业也在加班加点赶订单、忙建设。
华利安(安徽)服装有限公司后整车间,工人正在为服装熨烫定型。
“咔哒、咔哒……”走进华利安(安徽)服装有限公司的临时厂房,工人们正操作电动缝纫机缝制衣服。随着针脚上下翻飞,一件件秋冬款的中高档户外服装走下流水线,踏上“出海”之路。
“我们在2024年7月正式投产,截至目前已经生产了9万多件,订单已排到了2025年的5月份。”该公司行政助理张云磊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订单处于满负荷运营状态。产品在生产完成之后,将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项目投产、订单排满,为企业带来收入、为园区带来产业,也促进附近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该公司生产1组组长陈娜感受颇深,“我从去年5月份入职后,经过系统培训担任1组组长,主要负责组内工人的培训。目前,每月到手工资6000元左右,我很满意现在这份工作。”
该公司生产运营部负责人张佩告诉记者,公司目前的车间是园区提供的临时过渡车间,用作整个团队“热启动”使用,待新厂房建成后,临时过渡厂房将成为员工培训、团队拓展的孵化基地。
在临时过渡厂房仅有一路之隔的工地,便是华利安(安徽)服装有限公司的新建厂房所在地,目前正在进行钢结构建设。
华利安(安徽)服装有限公司后整车间,工人正在按工序赶制订单。
“我们新厂房预计今年5月1日基本落成,7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张佩告诉记者,春节后工厂会继续招工,以确保所有订单能够及时完成。待新厂房建成之后,计划建设21条生产线,实现用工1350人、年产量200万件的规模,通过资质验收,有望成为国际户外品牌的代工基地。
在埇桥循环经济示范园,类似的项目正在突飞猛进、拔节生长。2024年,该园区续建项目21个,总投资112.26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27个,总投资94.35 亿元。瞄准2025年的目标,园区将提前编制规划、强化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持续为全区发展积蓄新动能、贡献新力量。■ 文/记者王硕 图/特约摄影 丁辉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版权所有: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