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和睦,孩子懂事,家庭和谐,生活真是越过越好啊……”1月22日上午,在萧县杨楼镇新廷社区,90多岁的张茂荣老人一边免费体检,一边高兴地说。
“近年来,我们通过‘三变’改革实现集体收入由0到180万元的蝶变,连续5年集体收入在全县排名前三。我们先后修建了水泥路,安装了路灯,建设了健身广场,所有单元楼电梯的电费都由社区承担……设施变好了,收入增加了,大家生活怎能不幸福呢?”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汉生对记者说。
据刘汉生介绍,新廷社区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方式,将村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除大力发展粮食作物外,还因地制宜发展秋月梨、青萝卜及优质黄桃等特色产业,让村民通过“保底收入+盈余分红”的形式实现增收。同时,盘活冷库、厂房等闲置资源,将“沉睡”的资源转化为“活力”之源,建设新希望幼儿园、移风易俗大礼堂、社区超市等配套设施对外出租,不仅增加社区集体收入,还提供了一批“家门口”的就业岗位。2024年,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00多万元,其中物业租赁收入98万元,社区人均收入在1.5万元以上。
村集体产业做大了,还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凡重大项目涉及的资金,我们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积极推进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将集体资产租赁管理纳入日常监督工作重点,广泛运用‘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等机制,让群众参与到重大村务的决策管理上来,充分享受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社区工作人员朱艳秋说,为方便果蔬存储,社区听取广大村民建议,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仓储设施,安装了17米长的地磅。民主决策,让大家心里敞亮了,幸福感自然满满。
来到社区移风易俗大礼堂,几位村民正忙着擦拭桌凳。村民刘敏功说:“我们社区谁家有红白事都在这里办,每桌最多500元,每次不能超过15桌,和饭店相比,每户一次能节省3000多块钱!”摒弃陈规陋俗,推行新事新办,减轻了村民的人情负担,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资源活了,村集体富了,支部“堡垒”作用强了;社区靓了,风气美了,村民腰包鼓了,一幅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记者 孙登峰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版权所有: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