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徐华兵

在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2025-01-14 10:50

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领导下,依法能动履职,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一年来,67个集体和个人获省级以上通报表彰表扬;9项工作在全国、全省有关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一、坚持为大局服务,更好诠释检察担当

有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批捕各类刑事犯罪1860人,起诉4872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起诉涉黑恶犯罪9件49人,合力推进“打早除小”。市检察院在办理孙广凯等22人涉黑上诉案中,面对16人的律师团队,庭前准备充分、庭中有效应对,历时十天圆满完成出庭任务,让所有涉黑者罚当其罪。突出惩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起诉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74人。依法严惩危害安全生产犯罪,起诉重大责任事故、危险作业等犯罪13人。协同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起诉利用网络实施造谣、赌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108人,不让网络成为法外之地。泗县检察院对造谣“出售援助甘肃震区羽绒服”、浏览量超1.8亿人次的网民刘某,依法快捕快诉,让“按键伤人”者也伤己。

有力保障经济金融安全。守好经济安全法治防线,起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37人,同步做好释法说理,检察环节追赃挽损8155万元,同比增长158%。联合开展洗钱犯罪整治行动,追诉洗钱犯罪13人,助力以金融稳促发展稳。依法从严打击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内鬼”,市检察院提前介入一起涉案金额达88.37亿元的操纵证券市场案,引导侦查、依法批捕10人。持续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依法妥善办理“7·17”缅北电诈犯罪专案,起诉124人。

有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出台、实施《服务保障宿州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积极探索惠企安商的检察履职新路径。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起诉侵害企业权益犯罪390人;起诉串通投标、侵占挪用、商业贿赂等企业相关犯罪49人,做到护企不“护短”。会同公安机关常态清理涉企“挂案”16件;联合市工商联开展“企业家对话检察官”活动,与3个市管园区管委会共设法治副主任、检察护企联络点,编赠《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南》丛书,做到助企不扰企。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等犯罪108人,服务保障宿州创造、宿州“智”造。市检察院“宿检安商”办案团队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1名团队成员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有力推进美丽宿州建设。主动跟进中央环保督察、省市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实行“捕、诉、监、防”一体化办案,依法批捕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犯罪27人,起诉49人,立案办理生态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281件,制发检察建议225件。市检察院、砀山县检察院参与办理的“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专案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认真落实《宿州市公益诉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着力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困局,缴纳入库资金已达2540万元。

二、坚持为人民司法,用心倾注检察情怀

用心办好为民实事。围绕群众“吃得放心”,起诉“注水肉”“毒卤肉”等食品领域犯罪41人。聚焦群众“用得舒心”,起诉售卖“假鞋”“翻新冰箱”等坑害消费者权益犯罪70人。灵璧县检察院对11名通过网络直播售卖“假鞋”的“黑心商家”依法提起公诉,系列办案成效获安踏、百丽集团致信感谢。助力群众“医得安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黑医美”等相关犯罪,起诉32人。保障群众“诉得顺心”,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两级院领导包案办理359件首次信访申诉案件,两级院组织检察听证828件次,综合运用检调对接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37件,涉检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2.2%。

用爱呵护未成年人。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311人;对涉罪未成年人不诉182人,决定附条件不诉103人。做实“预防就是保护”,围绕电竞酒店、“剧本杀”等新业态领域制发检察建议18件,推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以法治之光照亮孩子身边的“隐秘角落”;开展“百场家庭教育讲座进乡村”等主题法治宣讲,市检察院原创普法微视频《密室逃脱之共护》获“全国网络普法行·安徽站”视频类唯一一等奖。落实“惩治也是挽救”,起诉严重犯罪未成年人181人,昭示未成年不是“免罪金牌”。时隔七年,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数首次“双下降”。以法律监督撬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与市妇联共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助力推进灵璧、泗县专门学校建设,打造“检、家、校、社”四方协同帮教机制,发出督促监护令73份,努力让监护与爱不再“缺位”。有关做法成效获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陶明伦肯定。

用情解好民生难题。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牵引,全方位、多维度保障民生民利。当好护“薪”人,建立“检察+工会”劳动权益保障协作机制,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19人,帮助追回498万元“辛苦钱”。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监管、守护“她”权益等专项活动,起诉相关犯罪468人;支持弱势群体提起民事诉讼349件。完善“检察+N”救助机制,为因案致困致贫的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发放救助金179万元,帮助58个涉案家庭对接社会救助,变“一次救助”为“长期关怀”,为困难群众撑起救助帮扶的“暖心伞”。

用力提升治理成效。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和规范检察建议工作的决定》,结合办案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68件,回复、采纳率均100%,促进建制补漏、源头治理。常态化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成近90%的犯罪嫌疑人在检察环节真诚悔罪、自愿认罚,促进社会内生和谐稳定。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开展普法宣传630场次,受众达18万人次,埇桥区检察院讲述的办案故事《特别的小偷》获评全国“十佳检察办案故事”。

三、坚持为法治担当,忠实履行检察职责

做优刑事检察监督。强化刑事侦查监督,监督立案101件、撤案385件,纠正漏捕68人、漏诉257人,提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意见569件;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依法不起诉26人,坚决做到“不错不漏、不枉不纵”。强化刑事审判监督,纠正审判活动违法127件,对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依法提出抗诉22件。强化刑事执行监督,对监狱、看守所、社区矫正机构开展巡回检察,监督纠正不当“减假暂”279件,监督财产性判项执行到位428件,监督纠正社区矫正脱管、漏管402人,监督收监执行35人,一体守护高墙内外的公平正义。

做强民事检察监督。受理民事裁判结果监督案件353件,提出抗诉和发出再审检察建议64件,同比上升64.1%。坚持维护审判公正与权威并重,对民事审判程序违法提出检察建议86件;依法不支持监督申请244件,对正确的裁判依法引导当事人服判息诉、达成和解41件。监督、支持法院依法执行,对民事执行程序违法提出检察建议95件,法院采纳91件,促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强化虚假诉讼监督,部署开展虚假诉讼和违法仲裁专项监督活动,监督纠正“假官司”“假仲裁”52件。

做实行政检察监督。上下联动、一体履职,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60件,同比增加17%。加强行政诉讼监督,办理不服法院生效裁判监督案件60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件,对审判和执行不当提出检察建议90件。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反向衔接机制,对150件不起诉案件移送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深化“府检联动”,联合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监督,促进诚信政务建设。在市委政法委支持下,牵头与相关单位会签《关于协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实施办法》,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97件,有关做法被最高检转发推广。

做深公益诉讼检察。加大“4+11”法定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力度,办理案件564件,其中94.9%以上的案件通过磋商、检察建议等方式在诉前解决,以最小成本实现公益保护;对经诉前程序仍未有效整改的,起诉62件,努力实现“起诉一件、促治一片”的效果。深耕传统领域监督,开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地下水和跨界河流保护等专项监督,立案342件。做精法定新领域监督,聚焦安全生产、文物保护等立案84件。持续畅通公益协同保护机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等提供线索33条,全部转化成案,还参与整改评估61人次。

做好职务犯罪检察工作。受理监委移送涉嫌职务犯罪案件59人,已起诉49人,妥善办理了安庆市政府原副市长陆应平等原厅级干部受贿案3人。依法行使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权,直接立案查办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等犯罪8人,办案数量质量均居全省前列。

四、坚持为发展赋能,着力夯实检察根基

政治建设持续加强。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严格执行《政法工作条例》,主动向市委和省检察院请示报告重大事项,统筹推进省委巡视市委、最高检党组巡视省检察院党组、市委政法委政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将“从政治上看”落实到检察履职各方面、全过程。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建设,持续擦亮“精·心塑检”党建品牌,有关做法在全省机关党建工作交流会和全国检察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被《检察日报》《安徽日报》深度报道;市检察院“‘剑’守正义”、砀山县检察院“梨花检察”2个品牌获评“2023年度宿州市机关党建优秀品牌”。

改革创新持续深化。秉持“摆正位、能补位、不越位”的理念,助推市人大常委会率先在全省出台《关于加强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决定》,为检察履职提供刚性保障;制发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检察建议106件,有力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反向审视工作,提请市委深改委审议通过《宿州市加强诉讼监督反向审视 协同推进规范司法实施办法》,并由市委政法委等5家单位会签、印发,将内部反向审视前延、后伸至侦查、审判环节,促“一域之为”变“全域之治”,最高检对此予以全文转发。坚持以数据要素赋能法律监督,运用“大数据”筛查线索936个,成案525件,推动办案方式由被动向主动、个案向类案、办理向治理转变。

基层基础持续夯实。加强教育培训,常态开展“一月一讲”、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等“教学练战”活动,参训5500余人次,在毗邻四省五市检察公诉辩论赛中斩获佳绩。发挥市检察院“全国模范检察官”陈磊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推出全国检察机关业务“能手型人才”、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等省级以上人才25名,“领军+骨干+后备”的人才梯队逐步成型。坚持以“典”带面,健全典型案例选育机制,13个案件被最高检、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实施“文化润检”工程,用好党建研习中心、职工书屋等检察文化场所,成功承办全省检察机关第五届乒乓球比赛。坚持定点联系、对口帮扶,以“一院一品”创建推动基层院建设全面提升。砀山县检察院“梨花塑检 温暖为民”品牌入选“全省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品牌”。

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论证、布局之年。全市检察机关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工作主线,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检察之为,服务中心大局。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全力做好检察环节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紧扣市委中心工作,积极融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抓实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六尺巷工作法”的检察实践,推深做实检察听证、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为民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二是以至善之境,深耕主责主业。加大刑事立案、侦查和审判活动监督力度,深化刑事执行活动监督;持续加强民事虚假诉讼、民事执行活动监督;依托“府检联动”,加强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更好发挥公益诉讼治理效能,积极稳妥推进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全力守牢公平正义防线。加快数字检察建设步伐,全面打造一体化、高质效的检察办案新模式,以“数字革命”驱动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三是以革新之策,优化检察管理。部署开展“三个管理”提升年活动,抓实案件质量评查,探索优化检察人员管理评价、保障检察业务平稳运行的新模式、新路径。深化反向审视,建立发现问题-分析研判问题-解决、预防问题-反馈跟踪的监督闭环,从根源上促推办案质效整体提升。

四是以务实之举,打造过硬队伍。对标新时代检察履职更高要求,注重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学练赛一体、传帮带结合,着力培育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办案团队和专门人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确保检察权规范公正高效廉洁运行。坚持文化润检、文化兴检,持续培育发展特色检察文化,广泛凝聚推动检察办案高质效的精神力量。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版权所有: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