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虞,早啊,自从这老警说‘矫’室成立,你的干劲可是更足啦!”“老虞,今天成效不错,还是你经验老到啊。”在埇桥区社区矫正中心,同事们见到老虞都会跟他打趣几句。
老虞,名叫虞跃庆,是宿州监狱一名有着30多年管教经验的人民警察,也是省司法厅第七批选派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挂职民警。自2023年底到埇桥区社区矫正中心以来,虞跃庆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一心扑在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教育上。
“同是刑罚执行,高墙内外有别,既然挂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就得发挥特长,踏踏实实做好分内事,不能走过场。”老虞说。他坚决服从刑罚执行一体化大局,在社区矫正工作岗位上勤学善思,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我年龄偏大,这是弱点但也是优势,我有长期与罪犯打交道的管教经验,特别是对谈话训诫、释法说理、掌握服刑人员心理等有所感悟。”老虞介绍,如何扬长避短把部分难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说服教育到位,如何把自己长期与监狱罪犯打交道的管教技巧、擅长说理说教的长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他一直在思考,逐渐萌生出成立工作室的想法。加之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少,且有不少是年轻人和女同志,他们的谈话教育经验欠缺,训诫火候也有待提高,导致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教育效果不理想,这让老虞的想法更加坚定。
这一想法得到宿州监狱和埇桥区司法局领导的高度认同和大力支持。经过精心准备,2024年11月,老虞成立工作室的想法得到了落实。“我们的工作主要是释法说理、教育帮扶,说教说教,那就叫老警说‘矫’室吧,一语双关。”老虞表示,作为社区矫正中心的“新人”,在“新岗位”必须拿出“看家本领”。
社区矫正对象是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以顺利回归正常生活。老警说“矫”室成立以来,面对不同类型的社区矫正对象,老虞因人施“矫”,在入矫集中教育时重在释法说理,在训诫教育中重在正反对比、宽严拿捏,在社区矫正对象教育上重在找准切入点、厘清关键点,正面理性解决问题。“说教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说教,解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学会尊法、守法,筑牢法律红线,提高道德水平,真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诚悔过自新,达到教育在社区矫正工作上的攻心治本效果。”
“每次来这里接受社区矫正,虞警官都是用聊家常的方式,释法普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触犯法律的代价。”社区矫正对象李某(化名)说。在老警说“矫”室里,面对社区矫正对象出现的思想松懈、自我约束不严等苗头性问题,老虞都能及时发现并运用相关谈话技巧。训诫教育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教育方式,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老警往往能够一击即中,找准切入点。
除了严厉的训诫教育,还有温暖的帮扶举措。邱某(化名)是一名毕业不久的本科生,在社区矫正期间有志参加研究生考试,但其对能否报名考试、招考中是否需要政审、如若顺利考取能否异地就学等问题存在重重疑虑,本人及父母多次到所在地司法所咨询有关政策。老虞在接到司法所的问询后,第一时间查找文件,查询政策,为邱某详细解释有关规定,打消其顾虑,鼓励他积极复习备考,后来邱某顺利考入心仪的高校。“他很有上进心,当初只是因为一时不慎误入歧途,他有这样的追求,我们一定会大力支持,尽所能提供帮助。”看到小邱努力向上的样子,老虞也感到很欣慰。
老虞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他获评“省司法厅第七批次监狱戒毒所民警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表现突出个人”。“工作都是人干出来的,只要肯动脑筋,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做出样子来。”老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老警不老擅说“矫”。“‘老警’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一茬又一茬监狱挂职民警的具象化。”虞跃庆希望,在监狱社区矫正刑罚执行一体化合作中,能有更多的老警参与其中,发挥余热,持续擦亮老警说“矫”特色品牌,助力监地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记者 付雪芹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版权所有: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