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农历腊月初八即将到来,这预示着春节进入倒计时。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腊八节有着哪些传统习俗呢?
“提到腊八节,人们往往会想到腊八粥。这一天,很多家庭要熬制一锅香浓四溢、食材丰富的腊八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爱荷说,在我国不同地区,腊八节有着很多的习俗,如腊八粥、腊八面、腊八豆腐、腊八蒜等,在宿州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传统。
据王爱荷介绍,腊八粥这个名字,有着“八方来财,万事周全”的美好寓意。腊八粥的熬制和赠送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民间习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熬制腊八粥,使用的食材非常丰富,并不一定是用八样东西,有放十几种的,也有放二十几种的。一般是将当年新收成的粮食如大米、小米、花生、黄豆、绿豆、红小豆等,与新鲜的瓜果蔬菜放在一起熬煮。
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既能驱寒保暖又能滋补身体。通常情况下,主妇们会从腊月初七晚上开始忙碌,泡米、洗菜、给五谷去壳等,并于第二天凌晨熬粥。粥做好以后,首先盛出来祭祀祖先和五神(户神、门神、灶神、宅神、井神),然后送给左邻右舍,大家一起共享美食、互送祝福。此外,还要往花草上抹一些粥,寓意花开富贵;往果树上抹一些,寓意硕果累累;往柴火垛上抹一些,期待来年五谷丰登。在过去,人们会多煮一些腊八粥,在此后的每一天,盛上一碗,和新做的饭菜一起吃,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寓意是年年有余。
“在我们皖北地区,还有一样腊八节的特色美食,便是腊八菜。”王爱荷说,腊八菜俗称“变菜”。过去,每到腊八前一天,各家各户都会将胡萝卜切丝,配以葱、蒜等,加上糖、醋、盐,搅拌均匀放进容器,密封一个晚上,在腊八节当天取出,放点麻油和香菜,十分爽口。现在,虽然很少有人自己动手腌制腊八菜了,但还是有不少人会到超市或菜市场买一些腌好的咸菜,就着腊八粥吃。
“吃完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从腊八这一天开始,人们会着手准备春节所需的年货,包括食品、衣物、装饰品等,以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记者 王云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版权所有: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