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宿州乡村教师白宗朋在合肥成功捐出27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袋“生命的种子”随后被送往远方的医院,用于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白宗朋成为安徽省第697例、宿州市第5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出生于1984年的白宗朋,现为埇桥区西二铺镇西二铺小学的一名教师,从事乡村教育事业已有22年。2011年5月8日,白宗朋在宿城汴河中路登上采血车打算献血,但工作人员告知他,因距离上次献血时间未满6个月,不能再次献血。正当他觉得有点遗憾,准备离开时,一名红十字志愿者走过来,向他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
当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让患者重燃生命希望时,白宗朋果断留下血液样本,并在申请表上签名,自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挽救他人生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果我的造血干细胞与患者匹配成功,我将毫不犹豫地捐献!”白宗朋说。
据了解,在我国仅白血病一项年发病率就达十万分之四,其中大多数为35岁以下青年、少年和儿童。但在非亲缘关系的捐献者中,与患者配型成功率只有四百到一万分之一。所以,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才能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2024年11月13日,白宗朋接到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宿州工作站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当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时,他立刻回答道:“我愿意!”
此后,为了使自己的身体达到最佳状态,白宗朋坚持快走、跑步、打羽毛球等运动,并适当控制饮食,把体重从164斤减到153斤,顺利通过高分辨率匹配和体检。
按照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安排,白宗朋于11月25日住进合肥的一家医院,做捐献前的准备。捐献当天,白宗朋的儿子白乐天来到医院为父亲加油打气。“当有人需要帮助时,父亲毅然伸出援助之手。他让我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会像父亲一样,做一个有担当、有爱心的人。”白乐天说。
社会因爱而和谐,生命因奉献而美丽。白宗朋告诉记者,这次善举,是在市红十字会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完成的,更要感谢自己父母、妻子和孩子的理解,以及朋友、同事的鼓励。相信有了大家的引导和带动,会有更多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加入造福人类、惠泽同胞的崇高事业中。同时,他也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燃生活的信心!■ 文/记者 王云 图/通讯员 齐会霞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版权所有: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