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泗州治记》碑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刻。碑文由清朝直隶泗州知州张佩芳撰,清代著名书法家、湖北巴东县知县梁巘书。碑文不仅记载了安徽巡抚闵鄂元上疏奏请裁虹并泗、泗州移虹前后的历史事件,还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欣赏和研究价值。
《移泗州治记》碑拓片
《移泗州治记》碑原砌于县衙大堂后墙上,后置于泗县文庙大成殿内,2016年泗县博物馆建成后,将其移置其间开放展览,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两块石碑,一篇碑文,道出一座古城的湮灭,一座新城的崛起。这两块石碑名《移泗州治记》碑,是泗县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国家一级文物,被称为“古泗州历史第一碑”。其珍贵之处在于详实记载了虹县裁撤、泗州迁治这一历史事件。
清朝光绪时期泗县城地图。
清朝中期之前,泗县被叫了一千多年的“虹县”。为何改“虹”为“泗”,源于乾隆年间安徽巡抚闵鄂元的一封上疏。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一场特大的洪水,将繁华的泗州城淹没于洪泽湖底,千年古城不复存在。此后,泗州治所迁至盱眙山。泗州湮没之后,关于泗州州署的兴建一直争议不断,却因各种原因久拖不决。
直至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安徽巡抚闵鄂元上疏奏请裁虹并泗,将泗州州城迁至虹(即今安徽泗县县城)。碑文中这样记载:“泗州在省西北,辖天长、盱眙、五河。旧治在其疆域之南,淮水之北,去盱眙二里。康熙十九年,淮涨城圮,后建治盱眙山之巅。其所治乃在西北,悬绝淮、湖,远者至百五十里。虹属凤阳府,地小而高,邻于泗。乾隆四十三年,巡抚闵公以治隔淮、湖,控驭不便,虹最近泗,请裁虹为泗……”
泗县城区鸟瞰。
闵鄂元在奏疏中深入分析了泗州沉没后的现状及移治虹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朝廷准其所请,结束了泗州九十余年的寄居历史。
“裁虹并泗”这一举措,有效加强了地方控制,维护了地方稳定,在诸多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既为现今社会地域行政区划变更提供了参考借鉴,同时也对江淮地区的区域人文、经济交流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石碑的不凡之处,还在于碑文的书法艺术成就。其文由直隶泗州知州张佩芳撰,湖北巴东县知县梁巘书。
梁巘是清代著名书法家。据《清史稿·梁传》记载,梁巘“以工李北海书名于世”书法造诣很深。他初学王義之、董其昌,次学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后专攻李北海行书。他把李北海的所有碑刻,如“岳麓寺碑”“云磨碑李秀碑”“大照禅师碑”等都收集起来,经过多年的刻苦临摹研习,终以工李北海笔意而驰名天下。
梁巘存世的书法作品约有二百多件。纵观梁巘的存世书法作品,可见其行草书灵秀俊逸而不失法度,其行楷书碑刻沉着稳健、线条遒劲,谨严端重之中含飘逸秀美之态,不愧为清代的书法大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宿州市书协副主席张兵民第一次见到《移泗州治记》碑的拓片,便爱不释手,沉醉于其中的书法艺术之美。他专程前往泗县博物馆细观实物碑文时,更是直呼:“震撼!”他认为,梁巘所书碑文以行楷书写,通篇章法错落有致,笔法苍健,八面用锋,对文字谋篇及结构有着超强的把控力,不愧为清代书法大家。
石碑是历史静默的守护者,细读碑文,令我们深刻了解这段历史。从古泗州,到新泗州,再到泗县,每个名称背后,均是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
江苏省盱眙县淮河镇泗州城遗址。
在江苏省盱眙县城郊的淮河镇,一片位于水域边的农田中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泗州城遗址”,这里便是沉没于洪泽湖底的古泗州,也被称为“水下庞贝城”。如今的泗县,与相隔90公里“水下庞贝城”遥遥相望,她们共同使用过一个名字,共同承载过一段历史,共同有着一脉同源的民风习俗。《移泗州治记》碑在一笔一刀间,将“裁虹并泗”这段历史“存根”,将两地的地之风貌、人之文化、城之历史记入悠悠史册之中。
文/记者 徐蕾 图/记者 董木子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版权所有: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