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记者 张玉芳
日前,灵璧县的王女士发现家门口的一盏公共路灯坏了,灯光一闪一闪的,影响她睡眠。早上上班时,看到公交车上贴着的“灵听灵璧”公益广告,王女士就拍了几秒钟路灯故障的视频,试着上传到“灵听灵璧”小程序上。
“我只是试试看,没想到他们真重视,真解决!”中午回到家,家里人告诉王女士路灯已经修好了,王女士很高兴。
“进入全媒体时代,社会治理工作要想更大程度发挥作用,就要运用互联网技术。”灵璧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茂臣向记者介绍,县里打造的“灵听灵璧”小程序,是一个为民解难事、办实事的平台,程序虽小,却关乎着“大民生”。
打开“灵听灵璧”小程序,记者看到,小程序只设置了两个模块:“我来拍”“我来说”。“最开始还设有政策宣传等多个模块,后来只保留了这两个模块,鲜明、实用,倾听老百姓的诉求,解决好他们的烦心事。”灵璧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朱荣涛说。
自2023年4月“灵听灵璧”上线以来,灵璧县始终坚持以标准化引领小程序建设工作,建立起响应快、受理快、核查快、处置快、整改快、报告快、回访快的“七快”工作机制,实现受理—转办一办理—回复—回访环节的“闭环式”工作流程。
去年,居民赵婷婷在县城一家摄影店预存了5000元,打算拍一套婚纱照,过了几个月再到店里,却已是人去楼空。“店关门了,给老板打电话要求退款,他直接把我拉黑了。”赵婷婷想起了“灵听灵璧”小程序。“我在‘灵听灵璧’投诉后,马上就有工作人员跟我联系核实情况,第二天,婚纱店老板就主动把钱退给了我。”赵婷婷说。
灵璧县对所有问题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闭环管理,各镇(开发区)、各单位要根据派单问题,建立台账,明确具体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限时整改“销号”,实现“即知即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我们建立了三级管理队伍保障‘灵听灵璧’运行。”朱荣涛介绍,第一级队伍是后台管理员队伍。灵璧县数据资源管理局组建了7名平台管理员专职负责“灵听灵璧”的后台管理;第二级队伍是各部门、各乡镇的信息管理员队伍,负责本部门工单的办理及回复;第三级队伍是供水、供电、通信等部门的应急管理员队伍,确保紧急工单第一时间得到处理。
目前,“灵听灵璧”小程序入驻在线受理单位142家,累计受理民生事项8809件,办结率98.6%。
“把‘灵听灵璧’打造成群众反映诉求的主渠道、干部联系群众的主桥梁、转变干部作风的主抓手,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主品牌。”灵璧县委书记时志远表示,将继续践行“三严三实”,持续抓好“灵听灵璧”办理质量,确保问题真解决。
2024年3月9日《安徽日报》12版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版权所有: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