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麦子收完了,家门口的红花也摘到了院子里,田里屋里都能挣到钱,这样的日子过得能不乐呵吗?”6月18日,在泗县丁湖镇向阳村,农户魏本海和老伴在家门口的红花地里忙着采摘盛开的红花,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笑意。
眼下正是红花采摘时期,走在村子里,家家门前屋后盛开的红花,宛如一棵棵红色的小雏菊,让整个小村围绕在一片花海中。小小的红花,不仅带来了家门口的好风景,而且切切实实地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
“以前这些种红花的地方不是堆放垃圾、砖头,就是圈出来弄个小菜园,又乱又脏。”谈及几年前的情形,魏本海感慨地说。
土地是老百姓眼中的“金疙瘩”,但是如何充分利用好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让老百姓见到效益,还需要当地党委政府的有效引导。丁湖镇镇长范钦成向记者介绍,他们充分利用“庭院经济”的专项资金,动员各村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在确定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上,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的向阳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两委”进行了一番细致考量。了解到村里的青壮年基本上出门务工,主要剩下老年人和妇女儿童的情况后,驻村工作队队长卓永结合自身业务优势,确定将红花作为发展“庭院经济主角”的思路。
卓永说,红花别名草红花、川红花,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花丝是良好的药用材料,具有祛瘀、止痛等功能。红花除供药用外,还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和染料,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都非常广阔。不仅如此,红花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也不高,非常适宜村里老百姓种植。
为了动员村民发展红花种植,2022年,驻村工作队给每家每户免费发放了红花种子,并在种植技术和产品销售等方面全程保驾护航。有了村里的支持,村民种植的积极性特别高,当年全村房前屋后的400多亩土地上都撒下了致富的“金种子”。
把采摘好的红花晾晒在院子里,魏本海扳起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我家门口半亩地的红花,一共能晒出来30斤左右的干花丝,今年行情比较好,红花干丝每斤能卖到70块钱左右。整理出来原来的废地,和老伴动动手就能收入2000多块钱,这个钱挣得很轻松呀。”
马上就要结束今年的红花采摘了,驻村工作队又开始帮魏本海老两口谋划下一季种植食用菊花的事:红花采摘完拔掉秧苗,把土地清理出来,直接种上菊花,到了中秋节前后,半亩地又能收入两三千块钱。
站在一片花海中,卓永说:“接下来,我们向阳村将紧紧围绕‘花经济’做文章,继续动员村民利用零散土地,走‘红花+菊花’的发展路子,让小庭院产生大收益、好风景孕育好‘钱景’。”单珊 记者 马远征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版权所有: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