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拂晓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种植型智能化玻璃温室里看到,与传统种植模式不同,一排排水果黄瓜秧苗架在“空中”,根植于长方条状的“土壤”里,顺着绕蔓绳固定向上生长。
“这个玻璃温室占地2160平方米,种植7000余株水果黄瓜,全部采用椰糠无土栽培种植模式。”园区运营经理张鲤告诉记者,无土栽培不需要喷洒任何农药,可有效避免种植管理过程中的土传病虫害。这种模式生产出来的黄瓜上市时间早、采收期长,绿色健康、口感脆甜,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除了无土栽培,园区在浇水、施肥等方面也尽显“科技范儿”。“每一株瓜秧下面都插着黑色‘输液管’,由‘智慧大脑’精心准备的水肥营养液通过‘输液管’直达黄瓜根部。”张鲤拨开瓜叶向记者介绍,温室采用全自动循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具有施肥精准、肥效高、无污染、零排放的优点。智能传感器将水肥经管道输送到“土壤”里,并结合黄瓜的生长情况,自动调整肥水配比,确保瓜苗在每个生长阶段都能“吃饱喝足”。
“当室外气温比较高的时候,大棚内高压喷雾会自动启动,增加湿度,降低温度,让水果黄瓜的生长环境更舒适。”张鲤带记者来到控制室,打开全自动化控制系统说,“‘智慧大脑’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温室种植条件进行监测和自动调节,通过对温度、光照、湿度的控制,使水果黄瓜处于一个最适宜的生长环境,确保量产最大化。”
不需土壤栽培,也不要人工田管,水果黄瓜靠着“输”营养液长大,实现了从种植到采收每个环节皆可控,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和生产效率。“目前,水果黄瓜处于开花坐果期,再有十来天就能采收了,预计每平方产量在20公斤左右,远远超出同等占地面积传统种植模式下的黄瓜产量。”张鲤说。
椰糠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智能气候控制系统……一项项高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科技含量,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园区负责人刘杰表示,园区将加大投入,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绿色、安全、健康的“菜篮子”。 记者 彭序
责任编辑:丁曼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版权所有: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